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衍生方式研究述评(1)(2)
2014-06-13 01:09
导读: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很多学者进行了论述。沈家煊认为“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即短语的词汇化,应该纳入语法化的范围”[2]
关于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很多学者进行了论述。沈家煊认为“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即短语的词汇化,应该纳入语法化的范围”[2]。徐时仪则直接把“词组虚化为词”的现象命名为“词汇语法化”。[7]可见他们都看到了词汇化和语法化二者之间的联系。董秀芳和王灿龙等人都认为“词汇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语法化”[5-6]。本文不对此进行区分。
二、动宾式合成词衍生发展的方式
董秀芳认为汉语复合词的形成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由短语降格而成的,其形成起初具有短语的身份,后来逐渐演变出词的功能,获得了成词的资格。[8]如“冠军”、“责备”等就是由一个动宾式短语发展成的一个名词。二是按特定的构词法造出的,其形式在语言系统里出现之初就具有词的身份。如“打假”就是按动宾构词方式造出的一个词。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线性顺序上相邻接的成分变来。如“尽力”等词语就是这样而来的。这三条途径,我们将在下面的具体内容中论证。
董秀芳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值得关注,笔者据此总结出动宾式合成词词汇化的衍生方式:
(一)缩略词向复合词的转化
张世禄指出:“常用的词组往往经过凝结作用或缩减作用,转变为词,这样从词组的凝结或缩减变为词,正是词的产生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就是语言本身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这类词是为了避免词的音节太长而加以修剪的,通常是二音节或三音节,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动宾式合成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类特殊的动宾式合成词的数量有日益增长的趋势。” [9]例如“报考
研究生——
考研”;“申办奥运会——申奥”;“阅读报纸——读报”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二)粘合
Saussure曾提出“在新单位的产生中,除类比以外,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粘合。粘合是指两个或者几个原来分开的但常在句子内部的句段里相遇的要素互相熔合成为一个绝对的或者难于分析的单位”[10]。
Langacker在谈到结构层次变化的类型时指出了这样三种情况[11]:(1)取消分界(boundary loss);(2)改变分界(boundary shift);(3)增加分界 (boundary creation)。沈家煊认为Saussure所定义的粘合现象就属于取消分界这种结构变化,这种取消分界的变化使得一个句法结构转变为了一个词法结构。
董秀芳指出粘合现象产生双音词。[8]粘合绝大多数都是在双音节短语中发生的,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汉语特定的韵律要求决定的。韵律是语言的形式特征之一,有着生理和心理的基础,属于语言的普遍现,韵律与语言的其他层面相互作用,决定了语言的面貌。其中一点是,韵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构词法。当一个复合的概念用一串极其惯用的带有意义的单位表达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就会像抄小路一样对它不作分析,直接把概念整个附在那组符号上面,使它变成一个单纯的单位。如“尽力”:
事主而不尽力,则有刑。(《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