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字词的记忆联合错误(1)
2014-07-05 01:10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汉语双字词的记忆联合错误(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中文摘要本研究在前言部分首先对记忆联合错误的理论和实验进行了回顾,
中文摘要
本研究在前言部分首先对记忆联合错误的理论和实验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当前的一些研究作了说明,最后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共设计了两个实验,对记忆联合错误范式中各影响因素对联合错误效应的作用进行讨论。在实验 一中,通过控制刺激呈现方式,研究汉语双字词是否存在特征和联合错误以及不同的呈现方式对击中率和联合错误虚报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汉字词作 为实验材料,确实出现了联合错误效应,但并未出现特征错误效应;并且在同时呈现条件下的联合错误率要高于在逐个呈条件下的;而旧词的击中率在两个呈 现条件下并没有显著差别。击中率和虚报率在不同呈现条件下的分离,可以用特征一构造理论进行解释。实验二中,通过控制重复学习次数和反应时限两个变量, 进一步研究各个变量对联合错误效应的作用,并探讨记忆联合错误效应的产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旧词来说,击中率随重复学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且短时反应条件下的击中率要显著低于长时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时间的缩短降低了被试使用意识性提取的可能性进而使击中率降低。对于联合诱词而言,重复学习和 反应时间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短时反应条件下,联合错误率随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而增加:在长时反应条件下,联合虚报率在两种重复学习条件下差 异不显著。依据双加工理论,联合错误是在缺乏意识性的熟悉性基础上产生的,在短时反应条件下由于反应时间有限,造成被试无法进行意识性加工,重复学习 增加了项目的熟悉性因而熟悉性加工起主要作用使重复学习和反应时限两个变量产生了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说明,我们可以将特征一构造理论和双加工理论结 合起来对记忆的联合错误效应进行解释。关键词 :联合错误 ,熟悉性加工 ,意识性加工 ,击 中率 ,虚报率1.前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记忆是人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心理学上将记忆定义为: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以及再认或回忆。记忆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 根本保证,是经验积累和心理发展的前提。记忆的科学研究始于艾宾浩斯,后经众多心理学家的努力,人们对记忆的认识大大加深。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 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近年来,有关错误记忆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错误记忆现象最早的实验研究始于 Baltlett,Ec.Bartlett(l932)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指出,记忆并不仅仅是痕迹的 重新兴奋过程,而是可想象的重构或建构。这样,他第一次强调了记忆过程中的主动性作用,使得人们对记忆中存在的基本错误类型的认识从单纯的遗忘扩展到 另一种一替代性错误,而替代性错误的表现即是,人们会错误地记住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或者对它们的记忆与真实情况不同。人们在对词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错误记忆,Deese(1959)最先使用词表学习范式报告了强大的错误回忆效应。und朴 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