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汉语外来词的音译特点及发展趋势(1)(2)

2014-07-22 01:00
导读:词汇是一切语言中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其发展变化不会如自然科学那么有规律,但是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音译词会逐渐融入到汉语体系中而且能通过

  词汇是一切语言中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其发展变化不会如自然科学那么有规律,但是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音译词会逐渐融入到汉语体系中而且能通过其形表达一定的意义。这种音译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外族语的血缘,在形式上以及部分内容上含有外来因子;另一方面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或多或少被汉化了。这样就可能在不同语言间形成音相近意相通的诸如“秀”、“酷”、“吧”等词汇,它们既散发着“洋”而“新”的现代气息,同时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积淀。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王 卉
论方玉润对《诗》文学性的体认
试论马建忠的“善译”理论
上一篇:试论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语法等级(1) 下一篇:从大家国学看中国当代“国学主义”的蝶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