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2)

2014-07-31 01:00
导读: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笔者将对歧义的主要成因进行分类和剖析。  
        (一)、语音歧义
  汉语中的语音歧义多是由于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引起的,一般存在于口语中。语音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 同音字引起的歧义
  例句:甲:“请问您贵姓?”
       乙:“免贵姓zhang。”
  在这个例句中,zhang既可以是“张”,也可以是“章”。在汉语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汉字,因此容易产生语音歧义。
        2、 一词多音引起的歧义
        例句:这个人好说话。
  在这个例句中, “好” 如果读作第三声的话,表明这个人好商量,不刁难人;如果读作第四声的话,表明那个人喜欢说话,一直说个不停。汉语中有很多词都有多个读音,不同的读音对应不同的意义,混淆读音就易产生语音歧义。
        3、重音不同引起的歧义
  例句:最好买一个。
  在这个例句中,如果重音放在“买”上面,意思是指“要买一个,而不是借或其它的方式”;如果重音放在“一个”上面,则表示“只买一个就行了,无需多买”。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不同的重音表达了说话人不同的含义,如果不能注意到这点,就会产生歧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二)、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一般这些词的不同意义是有联系的。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尤其常见,因为汉语中语素或词很多为多义。词汇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
        例句:他已经走了。
  在这个例句中,“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指“离开此处”, 另外一个是“去世”,因为汉语中“走 ”可以作为“去世”的委婉说法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词汇歧义。
        2、同音异义引起的歧义
        例句:这儿的人多半是大学生。
        在这个例句中,“多半”既可以理解为“超过一半”,说明数量;又可以理解为“大概、也许”,表示推测。在这种情况下选用同音异义词易产生歧义。
        3、 同形引起的歧义
        例句:(1)他参军去了。
        (2)这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上一篇:凸显过程 放大体验——语言教学素质化的关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