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 “赵氏小品”已是家喻户晓,深得人们的喜爱,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独具个性的语言。本文把赵氏小品的经典语言归为7个大类,从语言偏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赵氏小品”语言的一大特色——偏离是小品成功的一大原因。
[关键词] 赵氏小品;语言;偏离
小品这一短小精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喜闻乐见,它是一门表演艺术,同时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不同的小品具有不同的表演艺术特色,更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赵氏小品在中国小品界独树一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原因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外,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更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赵氏小品的语言堪称魅力无穷,在社会中形成一次次语言流行,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大量运用了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使语言离开人们所习惯的轨道,突破人们惯有的思维模式,能够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这种超常规的偏离是一种成功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修辞学界吸收法国新修辞学和比利时列日学派修辞学的成果,引入了零度和偏离两个概念。所谓零度就是正常、规范、中性的话语修辞状态;偏离是对零度的局部性的、非系统性的违反状态。偏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所达到的修辞效果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好的积极的正面值的偏离叫做正偏离;不好的反面的消极的负面值的偏离叫做负偏离。正偏离是语言的修辞价值所在,是修辞学所关注的对象。其次根据偏离度的大小可分为大偏离和小偏离。大偏离是交际双方明显地感觉到了它的出现,由于它的出现也明显地改变了交际的效果;小偏离是说话和听话的人,写作和阅读的人都不太关心的或者还没有察觉到的偏离形式。同小偏离相比,修辞学更重视大偏离,把注意力放在能够引起交际效果重大变化的大偏离上。最后偏离还可分为语言偏离和非语言偏离,语言偏离又可分为语音偏离、语义偏离和语法偏离。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语言偏离理论来分析赵氏小品语言的偏离现象,从而揭示赵氏小品如此火爆的原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