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3)
2015-09-14 01:32
导读:五 本世纪60年代初产生一门新的学科——认知科学。它是一门连接哲学、普通 心理学 、 人类学 、语言学、神经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兴学科,主要采用信
五
本世纪60年代初产生一门新的学科——认知科学。它是一门连接哲学、普通
心理学、
人类学、语言学、神经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兴学科,主要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认知科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为一系列有次序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反映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认知科学创造了许多认知过程的理论模式,概括出人类认知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策略。例如,平行加工与串行加工,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底一顶加工与顶一底加工,数据驱动与概念驱动的加工等。这些加工模式现已被计算机科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语文教学等领域用来解释语言诸层面的生成、理解和储存。如王建华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4期上的《关于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及他的《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书(1993)都分析了语文教学中的认知策略和方法问题。王建华主要提出了三种策略:自下而上的语言(句法的、语义的)策略、自上而下的语境策略和既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二者互为交融的综合性策略。此外,该书还灵活运用了语用学提出的各项原则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实例。于根元在评论该书时指出,该书是“探讨语文教学理论的重要成果”,“这些实例,同时体现了理论和教学实际两方面的价值”。[⑤]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学界几个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