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6)

2013-08-25 01:02
导读:也愈加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总出现了持续低于国内总储蓄的态势,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原有的投渠道不能充分满足发展的要求,原来的融资主体
也愈加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总出现了持续低于国内总储蓄的态势,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原有的投渠道不能充分满足发展的要求,原来的融资主体的贷款增幅趋缓。资产化是以预期收益为导向的融资技术,其本身具有寻求高收益的动力。发展资产证券化,能有效缓解目前出现的投融资脱节现象,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何小锋、刘永强认为[30],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预期收益为导向的融资方式,资金的流向直接地取决于对欲证券化资产的收益预期,而原始权益人的综合资信水平退到相对次要的位置。资产层面上的“竞争”由此得以实现,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在获取资金支持方面的差异通过资产证券化日益凸显出来,其结果必然是资金更精确的流向优质资产,这无疑会促进资产之间的“优胜劣汰”,上的资源配置因而得到优化。可以这样说,资产证券化是市场机制在金融市场上深化的产物,它是一种更富有效率的融资方式。
沈沛认为[31],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融资技术是缓解当前和货币政策效力不足的有效选择。不论是扩张性的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刺激最终需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财政政策而言,其直接刺激的是中间需求;就货币政策而言,其直接刺激的只是潜在的最终需求,若潜在的最终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最终需求存在障碍,则极易导致证券市场泡沫的产生。因此,单纯推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会对国民经济基础产生相当的负效应。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衔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技术。它直接以最终需求为融资导向,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并通过降低融资刺激最终需求。
 
   结束语:在西方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迅速兴起的融资手段,它增强了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并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成为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取胜所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我国金融界研究资产证券化已有六、七年,虽然由于受现实条件所限,还没能全面展开,但总体上正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特别是日前有消息,工行和建行将首批各拿出200亿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试点运作,并已报国务院批准。筹划已久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望2001年年内推出。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资产证券化必能在我国成功推广。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 张超英、翟祥辉,《资产证券化:原理、实务、实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2]: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证券化在亚洲国家的发展及其启示,《资产证券化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3] :潘彦、张银旗,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建设,《浙江金融》,2001年第二期。
[4] :何小锋、张伟,资产证券化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投资银行大师网站,2000-2001。
[5] :廖乙凝、刘剑枫、于映辉,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分析--讨论稿,投资银行大师网站,2000-2001。
[6] :吴晓求,市场一体化和资本证券化的互动,《科学时报版》,2001年4月。
[7] :不良资产证券化不实际,投资赢家网站,2000-2001。
[8] :何小锋、来有为,离岸资产证券化探析,投资银行大师网站,2000-2001。 
[9] :王旺国、李 博、柏连成,对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思考,http://www.zjzw.net。
[10] :李峻岭,房贷证券化未成曲调先有情,《金融与》,2000年第九期。
[11] :中国科学院财贸所,中国资产证券化从何处入手, 和讯网。
[12] 张锡营(参与编著),《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13] 陈云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探讨,同注2。
[14] 汪振宁,不良资产证券化不实际,http://www.tj.homeway.com.cn。
[15]:[美]弗兰克·J·法博齐等,《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16] 仅指狭义的证券化,即二级证券化。
[17] :宋芳秀:破产“防火墙”,真实销售,投资银行大师网站,2000-2001。 
[18] :王平,资产证券化的问题探析(一),《》, 2000年第十一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9] :宋芳秀,同注16。
[20] :王旺国、李 博、柏连成,同注8。
[21] :王旺国、李 博、柏连成,同注8。
[22] :李诗晗,服务商在证券化交易中的作用,投资银行大师网站,2000-2001。 
[23] :新加坡金融局,金管局为金融业提供资产证券化原则,http://www.zaobao.com。
[24] :刘永强,谁在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投资银行大师网站,2000-2001。
[25] :王开国,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 http://www.frc.com.cn。
[26] :徐加胜,ABS:金融新领域,《金融会计》,2000年第九期。
[27] :何小锋、刘永强,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几点思考,《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
[28] :李维刚,概述资产证券化,同2。
[29] :刘文龙、杜修立,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金融早报网,2000年11月29。
[30] :何小锋、刘永强,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思考,同注2。
[31] :沈沛,信贷资产证券化:一项亟待实践的创新,同注2。
上一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防范对策探析 下一篇:完善治理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