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元语言与外语教师的话语行为(3)

2013-10-01 01:13
导读:在我们截取的中国教师ECy的素材中,我们不难注意到教师通过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动词“feindre”的变位上。这一教学活动由7轮对话组成,从112到118。

  在我们截取的中国教师ECy的素材中,我们不难注意到教师通过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动词“feindre”的变位上。这一教学活动由7轮对话组成,从112到118。
  112.E:les filles feindre ↑ comment il faut conjuguer le uerbe / feinere
  113.A:elles feid
  114.E:feindre / c' est comme quel verbe ↑
  115.As:feindre
  116.E:la conjugaison du verbe feindre // c'est comme quel verbe ↑
  117.A:mterrompre // atteindre
  118.E:interrompre / c' est comme feindre↑
  feindre / c' est comme atteindre ↓
  alors comment conjuguer le verbe ↓
  在这种情况下需指出的是,动词变位被认为是中生学习法语最大的障碍之一,因为在他们的母语中,动词不管在什么背景之中都没有任何书写或发音的变化。因此,动词变位构成法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这7轮围绕如何对动词“freindre”进行正确变位的话语交际中,我们看到任课教师y连续4次使用了元语言对学生进行提示,尤其是在第118轮的教师话语中,元语言的不同语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同时纠正了部分学生错误的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只有适时使用元语言才能有效地在目的语的下提示或者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上的具体困难。
  解释语法功能的言语具有描述语言的功能,它实质上就是元语言言语。通过对语言课堂的观察我们注意到,在语法知识的传授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比较习惯地使用元语言对某一个语法现象作必要的描述。这涉及到语法现象的构成、使用方法、使用条件、语言功能和赋予的语义价值等。但是,这些语法现象的描述与介绍与课堂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解释语法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描述语法,而是扩
  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提高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我们观察到在外语课堂上,即使该堂课的目的不是讲解语法,教师话语中也会用到元语言。教师常常使用元语言来纠正学生话语中的语法错误。请见教师ECy的一段话。
  42.E:c'est quel temps ↑ c'est present / ou c'est passe compose/ ↑si la machine recolter ici / la
  machine a recolte // c' est l'infinitif ↑ alors ↓ // re-faire la phrase ↓
  我们不难意识到,由于被提问的学生没有十分注意老师所给句子中的动词时态,于是教师在评介学生答案时,通过元语言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语法时态的问题“c'est quel temps c'est present / ou c'estpasse compose”。接下来,教师指点学生在这句话中要用复合过去时“la machine a recolte”而不是动词原形“recolter”。
  在语言课堂上,我们同样注意到元语言在理解语法方面起了独特的作用。解释语法的话语可以简单地用几个有效的词语进行替换。教师不需要每一次都重复语法规则,一个词或一个手势便可以让学生理解。在下面的例子中,泛指代词“personne”的用法对于初学者来讲是很难的(如果我们翻开《罗贝尔常用词典》,我们会注意到对“personne”一词,词典提供了很长一段的解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十分简单的一个元语言词“zero”就使学生即刻明白了这一代词的具体用法及其语义。因此我们说,这个“zero”与“personne”没有任何关系的元语言就能使学生轻松容易地掌握“ne...person-ne”这个表达方式。教师EFp与学生接续的语言交际充分证明了元语言在传授语法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
  133.E:le 26 decembre ↓ oui qui est ne 26 decembre ↑
  134.As:il n'y a pas il n'y a pas ↓
  135.E:personne ↓ personne.↓zero ↓ personne.↓ personne.↓
  136.As:personne ↓ x...x
  137.E:qui est ne 26 decembre ↑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38.As:personne ↓ x...x
  下面这段教师言语采录于另一位教师EFp的课堂活动,我们同样意识到,元语言在解释语言现象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177.E:Noel c'est Noel j'aime Noel ↓ le Noel ↑la Noel ↑ nonnon non la la bye bye il n' y a pasd'accord ↓
  从这一轮教师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连续7次,围绕同一主题的话语行为具有3个不同的表述功能:第一个功能由第一个话语行为构成,即“Noel”目的在于向学生提示语言知识点,一个全新的词。第二个功能由第二和第三个语言行为构成,即“c'est Noel”“j'aime Noel”,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语言实例,告诉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Noel”这个词;第三个功能由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个语言行为“le Noel”、“la Noel”、“non non non la la bye bye”、“il n' y a pas d'accord”组成。它们以极为明显的元语言形式出现,在于教授给学生该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即:无冠词。如果我们详细地分析元语言现象,我们还可以将第三个功能细分为3种不同的、更具元语言意义的话语行为。第四和第五个语言行为“le Noel”、“laNoel”是教师有意使用元语言来向学生提供一个错误的表达形式,以加深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第六和第七个语言行为则更具元语言特色,不仅具有语言符号的交替“non non non la la bye bye”(法语/),同时又具非常明显地对语言进行解释的元语言功能“il n'y apas d'accord”。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含有元语言的话语在教学中主要用于组织教学、介绍教学内容、注释词语、解释规则、保障话语交际等诸多教学环节。这充分表明了元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元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值得我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为结束,在这里有必要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元语言的形式表现得较为复杂,它包括元语言学(元词汇、元句法、元语音……),元语言话语,元语言交际。所有这些元语言现象都存在于教师的言语之中,因为在外语课堂中,我们说一种语言是为了学会它,提高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另外,在教师与学生们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关于目的语语言现象分析。正如F.Cicurel(1984:41)指出的那样:“元语言行为的目的及其价值在于学习,分析一种语言”。这不由得不让人深深感到,“元语言”正在走出界、语言学,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泛学科意义的普通术语。尽管它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含义,但其共同特点似乎都具有了以下的意味:具有超现实的意义,不含有通常语言一般含有的指称别的事物的杂质;是对其他语言表达形式的解释者或构成者;在该学科领域中具有底层理论建构的意义等。显然,所有的这些学科对元语言的使用都是后续性的,而它却极大地受到语言学关于元语言理解的影响。因此,期待从事外语教学的同行和专家能够对元语言给予更多地关注。

上一篇:浅析信用评分模型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