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津市邮政储蓄机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
2013-10-18 01:09
导读:邮政储蓄机构作为邮政局的下属机构,其邮储业务收入按季统一上划天津市邮政局天津市邮政储汇局作为报账单位,其核算完全由天津市邮政局帐务中心负责
邮政储蓄机构作为邮政局的下属机构,其邮储业务收入按季统一上划天津市邮政局。天津市邮政储汇局作为报账单位,其核算完全由天津市邮政局帐务中心负责。邮政储蓄没有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机构,无法全面掌握财务收支情况,无从进行核算,制约了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业监管机构无权对邮政部门的账务进行检查,也就使邮政储蓄机构的财务收支完全游离于监管范畴之外,使现场检查难以延伸,为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操作风险是邮政储蓄面临的最大风险
银行业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原因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通过对天津市邮政储蓄机构的日常监管、现金业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状况现场检查发现,邮储机构在现金业务、大额交易、网点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操作风险隐患。如单人进出库房、不严格执行存款实名制、柜员交接时不对现金进行请点等严重违规现象。这些问题的发生源于邮储业务操作流程不完善、内控制度缺失和业务人员有章不循,若不及时进行整改,将极易造成操作风险,不利于防范案件和保证储蓄资金安全。
三、政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进程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开始筹建,邮政储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邮政储蓄机构应尽快做好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准备工作,重点要在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组织体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分账核算、人员专业化管理等基础建设方面做好准备,力争早日达到银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科学制定财务管理、业务监督、业绩考核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和办法,对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事后监督,有效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已不适应当前发展和基层实际管理情况的内控制度进行修订,为无章可循的业务环节制定操作规程;二是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设置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制定风险管理的制度和办法,不断提高对各项业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水平,为业务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引进和培养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
改革与发展,人才是关键。首先,应大力引进金融和财务专业人才,充实从业人员队伍,为改革和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强在岗职工
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再次,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职工以提高专业水准的动力和压力。通过上述措施营造聚才、育才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积极推进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服务社区,服务“三农”
目前,银监会在试点单位取得明显成效基础上,已批准
邮政储汇局适当扩大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试点省份和放宽质押品的品种,对邮政储蓄拓展业务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机构在贷前信息收集和贷款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但在社区及县以下地区具备明显的网络优势。因此,邮政储蓄机构应及时试点经验,完善相关内控制度和管理办法,为今后资产业务的全面开展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开拓为社区、为“三农”服务的新的业务领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