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新形势下商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就现阶段来说,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纠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偏差,强化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树立风险控制的企业创造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商业银行必然承受巨大的风险。而风险管理的目的也就是确保银行产生最大的利润。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两种极端:一些银行只顾发展,过分注重规模,忽视由业务带来的巨大的风险,牺牲掉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银行则是不顾发展的零风险,回避一切有风险的业务,这样白白葬送了发展的好机会,其实没有收益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因此要树立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通过及时发现风险,谨慎处理风险,积极开发处理风险的方法,从风险中获利。理解风险管理与业务收益的辩证关系不仅要领导从中把握,还需要全体员工的深刻理解与实施。因此银行应从以下几点把握:一是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的风气和制度。二是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的职业培训并考核,使其从中系统学习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三是通过发放奖金等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这样,就自下而上把风险管理渗入到银行的每笔经营业务中,形成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
(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改进风险管理的体系
1.设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人员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体系保证了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使风险管理部门可以确定风险限额在各条业务线上的分配方法及分配标准,实现对业务对象的评级,授信与银行业务的有机结合。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纵向式审贷体制。以产品和客户为导向,对各部门实行风险管理,形成矩阵式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对整个银行进行监控,实现风险管理效率与价值的最大化。
3.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要渗透到银行的各个部门和领域,各级部门都要严格遵守并执行,防止玩忽职守的操作风险,杜绝“反程序操作”,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
4.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内部评价体系。1988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风险管理时代的确立。1999年和2001年先后公布的新巴塞尔协议则着重强调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纪律约束三大核心要素。新协议仍然坚持资本充足率这一核心,但扩展了计算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法。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使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将比使用标准法减少2o%—30%的监管,因此推荐内部法。但由于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不够完善,国外知名评级机构又缺乏对我国市场的了解,实施内部法有一定困难。随着国外大型银行的抢滩,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完善客户评级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三)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并依据国内具体情况开发新模型和工具
1.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之下,各国放松或取消了利率或汇率管制,这就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更要重视资产负债管理,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一是用资金缺口管理技术管理利率风险。通过资金缺口和利率敏感比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利率风险:
资金缺口(GAP)=利率敏感资产(RSA)一利率敏感负债(RSL)利率敏感比率(SR)=利率敏感资产(RSA)/利率敏感负债(RSL)利率敏感比率提供了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的变化趋势,而资金缺口则准确反映了银行资金利率敞口部分的大小。两项指标的结合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当预期利率将要上升时,银行应尽量保持正缺口;当预期利率将要下降时,银行则应增加资金的负缺口。因此,银行要准确把握影响利率波动的因素,精确预测利率的未来走势,合理调控资产负债结构,从而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