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代金融史的力作——《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

2014-02-15 01:3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当代金融史的力作——《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学界对建国以来的史研究不多,张徐乐博士的专著《上

[摘要]学界对建国以来的史研究不多,张徐乐博士的专著《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白。该书特点如下:史料翔实、独特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对口述史的抢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上海;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张徐乐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张徐乐博士的专著《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 1949-1952)》,作为复旦大学金融史研究中心主编的金融史专刊的一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堪称学术界尤其是史、当代史领域的一大喜讯。因为,此前有关近代经济史、金融史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基本上全部集中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景平教授的倡导下,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经济学院和系联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组织一些志于此的研究人员,利用上海市档案馆丰富的馆.档案,集中精力对民国时期的财政、银行、货币、险、证券、信托等做了专门的个案研究,成绩众所周知。美中不足的是,对建国以来的金融史研究显得十分贫乏,尽管国内学界近年来也有《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中国人民银行五十年》《新中国金融50年》以及多个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相继问世,对相关内容有所涉及,但多为介绍性、纪实性的回顾,缺乏有价值的专题研究。张徐乐博士该书的成功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弥补了这一空白,并起着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相信必能推动对当代中国金融史的研究。

该书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九章内容,分别论述了解放前夕上海金融业的混乱状况、在新政府的监管调控下逐步走向稳定和有序;然后从联合放款、联合经营到公私合营,说明了私营金融业的选择去向的必然性;接着从规模和业务经营、金融业上层人士与劳资关系及同业组织的演变与结束三个方面,揭示了解放后上海私营金融业在经济恢复时期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业内部管理层与员工情况及其在维持金融业运作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私营金融业同业组织的形状及其功用;最后从承购公债与投入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等事件,分析了私营金融业在此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对解放后的上海私营金融业作出了价值和历史定位。所述内容基本做到了叙事全面、评述公允。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如下特点:

第一,独特的研究视野。该书以解放后上海私营金融业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私营金融业本身及其同业组织的经营管理和经历的演变为主线,破除了以往以政府当局与银行为主体、以有关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为主线的思维定式,真可谓慧眼独到。

第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作者在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吸纳并恰当地运用了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加以有机的整合,使文章分析更加深入,论述更为合乎逻辑。

第三,史料翔实。该书共计了10种资料汇编,7种文集或选集,9种文史资料、回忆录、传记、年谱、地方史志,25种专著或教材,相关40篇,以及16种报纸、期刊。此外,更重要的是,作者查阅了上海市档案馆卷帙浩繁的未刊档案,如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档案、上海市票据交换所档案、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档案、各私营银行、钱庄档案等共计35种,并在文中作了大量的恰到好处的征引,给予有志于建国后上海金融史研究的读者以有益的启示。作者有意无意间作出了史料学上的贡献。

第四,对口述史的抢救。作者不辞劳苦,走访了一些曾在解放前后上海银钱业任职的健在人士,如其中有现年99岁高龄的沈日新先生,他曾先后担任上海钱业公会理事长、存诚钱庄经理、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副主任等职,现仍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主任。还有其他一些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这些人以亲身经历回顾当时历史,所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若干年后欲采访恐再不可得矣。作者在抢救、挖掘口述史料的同时,也为本书的成功添上了厚重的一笔。

上一篇:试化股指期货预测的意义与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