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1)(2)
2014-04-15 01:07
导读:5、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不够,缺乏专业人才 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
5、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不够,缺乏专业人才
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是金融领域的高技术产业。相关的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开展高技术含量中间业务品种的“瓶颈”。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法律、国际金融、投资、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缺乏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及对策
1、转变观念,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应充分重视中间业务,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间业务,注意处理好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把发展中间业务提到保证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合理规划发展战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和发展,使两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细分客户资源,加快创新步伐,开发出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
各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必须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同时,加大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坚持以满足基本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新品种为切入点,不断推出中间业务的新品种;吸收和引进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开办的具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混业经营
从西方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混业经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综合经营的条件逐渐成熟,国家应对现有的分业经营框架进行修改,逐步放开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为拓展中间业务提供法律支持。事实上,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三大银行法,已为金融混业经营预留了发展空间。
4、加强管理,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加强管理,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金融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中间业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中间业务管理的细则,制定中间业务收费的标准,明确收费管理权属;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客户、风险、成本等因素有限浮动,防止恶性竞争,同时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另外,应充分发挥银行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商业银行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对中间业务收费等问题达成一致,创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维护竞争的公平性。
5、注重人才开发,建立专业的中间业务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间业务从业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银行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
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又要建立员工长效
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能了解中间业务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到业务创新中来。同时,必须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尽快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能充分挖掘和调动员工的潜力。
中间业务利在长远,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打造成熟健康的中间业务,研究探讨和逐渐规范中间业务的发展,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参考文献】
[1] 晋重文:从中间业务中寻找赢利增长点[J],西部论丛,2006,(2)。
[2] 武思彦: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J],商业研究,2006,(5)。
[3] 张树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再思考[J],特区经济,2006,(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