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生态环境下的银行业安全(1)

2014-04-23 01:2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生态环境下的银行业安全(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并不必然决定银行业安全的状况&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并不必然决定银行业安全的状况。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安全状况的影响要通过经济竞争力的变化来实现。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显示,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与银行业的安全状况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对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也支持了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与银行业的安全状况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关 键 词:金融生态环境;经济竞争力;银行业安全
   
  一、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发展的资源
  
  (一)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借款企业非持续经营时。这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二是对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作进一步的信贷资金支持。因而贷款回收就会涉及到企业诚信、政府、法律以及相关的经济基础。为此,李扬、王国刚和刘煜辉将金融生态环境概括为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或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或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9个构成要素。[2]而金融生态环境的9个要素对贷款回收的作用都要通过“借款者—贷款者”这对关系来实现。
  
  (二)金融发展的资源——经济竞争力
  1. 银行贷款回收与金融发展的资源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总是希望可以正常收回银行贷款本息,而正常收回贷款本息要求借款企业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下面就对借款企业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分析。
  (1)借款企业还款能力的分析。借款企业具有还款能力就要求借款企业能正常经营并获得盈利。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必须至少不高于同行业的其它企业,它才可能正常经营,即具有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也是企业有竞争力的体现,因而借款企业具有还款能力也就是企业要有竞争力。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垄断者都能够持续经营并获得盈利。但是,具有成本优势或者产品质量优势的垄断者在市场和利润的分配过程中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而成本优势或者产品质量优势又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竞争力是决定借款企业是否有还款能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大学排名
  (2)借款企业的还款意愿分析。假设借款企业不但追求当期的利润最大化,而且追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有还款能力而赖账,企业的信用等级将会下降,企业今后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下降而借款成本将上升,因而不利于企业追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因此,具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通常将会有还款意愿。
  从上述分析可知,企业的竞争力是银行发展的资源。
  2. 从银行发展的资源到银行业发展的资源
  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简称经济竞争力)是经济体系内各个企业竞争力的总和。但是,经济竞争力并不是各个企业竞争力的简单总和。当众多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而产生集聚效应时,各个企业的竞争力都将得到提升。因此,经济竞争力是银行业发展的资源。
  
  (三)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 经济竞争力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决定作用
  经济竞争力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对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或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或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9个构成要素的决定作用上。
  2. 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1)环境状况不良会影响对企业的资本投入;(2)环境状况不良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3)环境状况不良不利于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4)环境状况不良不利于企业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安全的作用
  1. 银行业对不利金融生态环境的回避
  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较长时期稳定不变的特点,一旦形成就会在较长时期维持不变,因而当金融生态环境不利时银行业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回避。回避不利金融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为:(1)仅对有竞争力或效益特别好的企业发放贷款,即进行信贷配给;(2)可以要求足够的担保或者抵押;(3)仅对熟悉的企业和领域发放贷款;(4)尽量避免涉及法律程序;等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对银行业安全的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银行业发展总水平的影响上。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企业收益率的波动,进而与金融生态环境一道决定了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数量和银行业发展的总水平。但是,对银行业发展的总水平并不会对银行业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当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发展的总水平导致了经济竞争力变化时,金融生态环境才对银行业的安全产生间接的影响和作用。即当银行业发展总水平提高导致经济竞争力提高时,银行业将变得更为安全;反之,银行业就会变得更不安全。
  因此,研究银行业的发展及其安全问题就必须首先关注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在一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条件下从经济竞争力的变化来考察银行业的安全状况。
  
  二、经济竞争力、收益率波动与银行业安全
  
  由于经济竞争力是所有企业竞争力的总和,因而经济竞争力与收益率的波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与收益率的波动之间的关系来反映。
  
  (一)企业竞争力与收益率波动
  1. 一般理论分析
  本文将企业分为竞争力强和竞争力弱的两类企业。
  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在经济状况较好时,它们会加大对研发的投资,进一步地保持其竞争优势,而收益率的提高不会太大;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它们会通过降低成本和费用支出而避免收益率的大幅度波动。
  对于竞争力弱的企业,在经济状况较好时,它们会拼命地扩大生产,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它们只能坐以待毙或者看着收益率的大幅度下降。
  因此,竞争力强的企业,其收益率的波动较小,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其收益率的波动较大。换句话说,竞争力强弱与收益率的波动形成负相关关系。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 用Stackelberg模型举例分析收益率波动[3]
  我们用Stackelberg模型举例说明,而且仅考虑由成本差异导致的竞争力的不同。由于引进以成本优势为特征的竞争力因素,假设寡头1具有成本优势,本文对Stackelberg模型作如下几点修改:(1)两个寡头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不相同,寡头1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为:AC1=MC1=100;寡头2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为:AC2=MC2=120;(2)由于寡头1的成本优势,寡头1理所当然地成为首先行动者;(3)由于寡头2的成本劣势,寡头2在进行利润最大化抉择时只能以MC2= MC1为准则。
  考虑经济状况有较好、中等和较差三种状况,它们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1)经济状况较好时的需求函数为: P=1200-8Q=1200-8(Q1+Q2);
  
(2)经济状况中等时的需求函数为: P=1000-8Q=1200-8(Q1+Q2);
  (3)经济状况较差时的需求函数为: P=800-8Q=1200-8(Q1+Q2)。
  
  由表1和表2可知,竞争力不同的企业收益率的变动率也不相同。竞争力强的企业其收益率变动率小,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其收益率变动率大。因而本文的举例也表明,竞争力强弱与收益率的波动形成负相关关系。
  
  (二)企业竞争力与企业价值
  根据MM定理,任何企业的价值均由其预期的息税前收益按照其风险等级所对应的贴现率贴现后决定,即
  V= (1)
  其中,V为企业的价值,EBIT为企业息税前收益,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由表1和表2可知,竞争力强的企业息税前收益高,而与其收益率变动率小相对应其风险小,其贴现率也低,因而企业价值大;反之,竞争力弱的企业其企业价值也小。因此,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与企业价值大小形成正相关关系。
  
  (三)收益率波动与企业贷款的获得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科森(Cossin,D.)[4]介绍了Merton模型。[5]与Merton模型的假设一致,此处假设银行贷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在风险中性条件下,0时债务的价值是:
  D0(V,T)=Fe-rT 欧式买出期权
  =Fe-rT[-N(-d1)V0+Fe-rTN(-d2)] (2)
  式(2)左边项D0(V,T)可以看作是银行贷款中的安全资产,它是即使贷款出现了问题也能够回收的银行贷款本金。而右边第二项[-N(-d1)V0+Fe-rTN(-d2)]是欧式买出期权的价值,它可以看作是银行贷款中风险资产的价值。很显然,右边第二项是企业收益率波动率和准债务比Fe-rTT/V0的增函数,与企业收益率波动率和准债务比Fe-rTT/V0正相关。
  其实,银行并没有将其存在风险的贷款卖出以得到与欧式买出期权价值等值的无风险的资产,而是将其与欧式买出期权价值等值的存在风险的贷款一直持有到贷款归还日。这些存在风险的贷款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是到期收回风险贷款的本金和以超过无风险利率的利率水平所获得的较多的利息,但也有可能损失掉全部风险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由式(2)两边同时除以Fe-rT得到:
  D0(V,T)=Fe-rT=1-[-N(-d1)V0+Fe-rTN(-d2)] (3)
  式(3)右边第二项[-N(-d1)V0+Fe-rTN(-d2)]是欧式买出期权的价值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重,即在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所考虑的风险资产占银行全部资产的比重。在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根据宏观经济状况确定一个合理的风险资产占银行全部资产的比重,因而右边第二项就有一个确定的值,可以根据企业收益率波动率和准债务比Fe-rTT/V0来决定银行可以给企业提供的贷款的数量:(1)暂不考虑企业价值的变化,企业收益率波动率越低,可供给的贷款数量Fe-rT就越多;(2)暂不考虑企业收益率波动率的变化,企业价值V0越高,可供给的贷款数量Fe-rT就越多。因此,结合前面的分析,从银行贷款供给的角度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从两个方面影响银行贷款的供给数量:一是通过影响企业收益率波动率而影响银行贷款的供给数量,二是通过影响企业价值V0而影响银行贷款的供给数量;且企业竞争力越强,银行贷款供给数量也就越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贷款需求角度看,在不考虑其它融资来源的情况下,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有研发投入。企业要求其竞争力提高的幅度越大,其所需的研发投入也就越多,对银行贷款需求的数量也就越大,即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银行贷款需求的数量也成正相关关系。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竞争态势的比较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