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对策分析(1)(2)
2014-05-18 01:10
导读:三、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对策 1.在体制方面,改革落后的银行体制与制度,改变观念,大胆创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对策
1.在体制方面,改革落后的银行体制与制度,改变观念,大胆创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全面的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加快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步伐,随着工、中、建的成功改制,我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农行的改革刻不容缓。通过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积极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方法使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产权关系明晰,以真正独立的法人身份进入市场,焕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2.在分支行的设置方面,由按照行政单位设置分支行改为按经济区设置分支行,这也是银行发展的趋势。第一,有利于银行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有增大的趋势,而增大的区域不平衡又成为制约整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一般来说,一定的经济水平要求一定的金融水平与之相适应,并要求一定的金融政策与之相匹配,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可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第二,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减员增效。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职员队伍不但增加了成本支出,而且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并容易产生各种攀比、扯皮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的减员增效势在必行,但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使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在保持如此众多分支机构的情况下的大量减员是很难实现的。一条重要的渠道就是精简分支机构,对业务量达不到一定要求的分支机构进行撤并,机构的撤并必然伴随着人员的精简。第三,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可以使各经济区划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寻找并发展本地区的效益增长点。另外,对归入撤并行列的二级分行,其撤并所导致的收益的减少一般小于成本的减少,这将直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第四,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不同的金融政策,不同的金融政策具有不同的金融风险,需要不同的防范风险的措施,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可以使经济区划行采取适合本行业务特点的防范风险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第五,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干涉,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按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地位进行改革。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在营销策略方面。首先,以“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所谓“精致”营销,包括两层含义,即把握市场定位并树立营销特色。第一,发展模式特色化,选择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海外实施进攻性战略,通过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服务多样化、增设分支机构、拓展营销网络、收购或兼并当地机构等措施,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要敢于走出国门,经营包括对进出口商品的贸易融资、外汇买卖、国际债务的承销等。在国内实施合理化战略,通过调整分支机构、营业机构布局,按经济区划设置分行,收缩甚至撤销业务量小、经营亏损、无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扩充业务量大、经营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压缩管理费用,以成本优势来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地位与形象。第二,发展重点特色化,市场竞争目标由总体市场占有率转变为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国有商业银行应从各个角度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经济发展、客户需求、自身实力等因素进行相应的金融产品创新,要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市场需求调整贷款和其他服务结构来抢占市场份额。第三,拓展业务范围,开发中间业务品种。因为中间业务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风险较低,收益率高。中间业务的比例增大会降低整体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仍以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为主,中间业务收入很少,而国外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则一般要占50%以上,较高的可以达到70%。第四,加紧开拓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巨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足,如果再不加紧行动,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迟早会被外资银行所占领。其次,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银行的营销以金融市场为导向,而金融市场并非静止不变,因而必须抛弃传统的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营销思想,做到立足现在、放眼未来。随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作为市场份额的守护者,国有商行更要有一份危机感和紧迫感。再次,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在中国,各银行的“存款大战”尽人皆知,尽管这中间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不言而喻,但为争夺资金来源,各银行似乎一贯“义无反顾”。这体现了我国银行业一种狭隘的营销观念,即盯着已成熟的市场,以赢得现有市场份额。国有商业银行要打破旧框框,采取创造市场的策略,推出新举措,创造新思想。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环境,只有最具创造性的银行,才能最终赢得目标市场。最后,以关系建立取代产品推广。银行进行产品推广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广大客户的购买,而客户对金融产品的购买决策是建立在信息、信任、关系和他人赞扬的基础上的,正是银行和客户的紧密联系才是金融产品推广的“生力军”,这也是外资银行重视客户情感经营管理的原因所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公共关系资源,加强银行与客户、银行与市场的交流与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转变、修改、完善乃至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互动中稳固客户关系,在关系网中树立形象,在形象先导下顺利实现营销目标,从而建立起以客户为“轴心”,环境、关系、质量和服务为“滚珠”的营销机制,以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迎接外资银行的全面挑战。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4在人才方面,必须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人才是竞争的关键,是银行的无形资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必须是知识化的员工。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素质与商业银行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国内业务又懂国际业务,具有丰富知识、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5在管理方面要努力做到管理信息化。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高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第一,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柜台业务处理与自动服务系统、跨行业务与清算系统、金融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保证各项决策和业务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基础上。第二,以加快信息高速处理为重点,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重组,减少管理层次,实行网络化管理,使组织机构更加精简和专业化,调动更加灵活,有效地解决银行内部信息交换瓶颈,提供信息处理效率。第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业务创新,加大在产品服务及应用方面创新的力度,并对传统产品的形式、内容赋予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拓展其表现空间。第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及时向客户发布有关政策、利率、汇率的变化、新服务等信息。第五,领导方法科学化,注重银行利益与员工利益的相互平衡关系,改善员工的
政治、经济待遇,加强内部沟通,经常向员工征求合理化建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