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危机给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机

2014-05-21 02:5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危机给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私人银行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一直是国

摘要:私人银行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一直是国内银行的“老师”,但现在双方竞争格局已经转变。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私人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动。随着外资银行纷纷陷入危机,高净值人群(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对外资银行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其中部分人撤资或正考虑撤资转回中资银行。本文从客户回流这个现象的原因切入,探讨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私人银行 金融危机 机遇
  
  私人银行在目前的中国,仍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语。私人银行并非私人开设的银行,而是面向富有家庭或个人的最高端的财富管理业务。很多人把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大不相同。首先是服务的私人化与个性化。假设你是一个中产阶级,有50万流动资产,那么也许你可以加入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它提供多种理财产品可选择,一名客户经理服务多名客户。而如果你是私人银行的客户,你并不需要选择固定的银行产品,而是由专门的私人银行家为你量身定做投资方案。国内最早开设私人银行业务的中国银行,就通过1+1方式,即一名私人银行家和一名投资顾问,服务一名客户。
  其次是服务的全面化,多样化。私人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从规划投资、合理避税、遗产管理、教育信托,到企业等实体并购案的建议。另一方面,私人银行还向客户提供一些不对普通投资者开放的投资机会,如某些对冲基金、股权投资机会等,帮助客户避开投资资格的限制,直接增加服务价值。而享受这一切,要求客户必须拥有100万美元的可投资资产。
  
  一、私人银行在中国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一)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
  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外资银行凭借多年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丰富经验,面对我国潜力巨大的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展开了凌厉的攻势:2005 年9 月26 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正式开业,成为中国银监会首批批准的境外私人银行国内代表处。随后,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也都高调推出了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
  (二)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始起步
  各中资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高端客户对于自身经营利润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面对外资银行的咄咄攻势开始了反击,从2007 年开始在贵宾理财业务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
  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信誉度,外资银行更受金字塔顶端的青睐。然而,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竞争格局。由于投资理财亏损等问题,现在外资银行的客户纷纷往中资银行转移。除了中国客户,甚至一批外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选择跳槽到国内银行。
二、客户回流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使外资银行的信誉遭到挑战,中资银行的信用优势凸显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蜚声国际的金融机构宣布破产,这使国内客户在对外资银行美誉度不断下降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对本土银行的信任度。更多投资者考虑将财产留在境内,选择大银行和稳健的产品。毕竟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中国,中资银行尤其是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几乎形成垄断地位,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的联系,相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外资银行,中资银行更有保障。
  (二)外资银行的产品优势下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中国,由于政策、体制等因素,金融产品数量和种类有限,整体上缺乏个性化、量身订做的专属产品,而且外资私人银行擅长的许多投资领域尚未开放或完全开放,如黄金钻石投资、艺术品投资等,导致外资银行的产品优势得不到发挥。
  而且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时候,没有按照私人银行最本质的发展逻辑,太注重销售产品,却没有为客户平衡地配置资产。不仅如此,外资银行与投资银行结合得太紧密了,由于投资银行的目的就是销售产品,这种作风无疑会影响到私人银行的运作,也埋下了风险隐患。外资银行这次出问题并不是在产品上,而是把错误的产品销售给错误的对象,导致客户损失,信誉受冲击。
  (三)中资私人银行拥有雄厚的客户基础
  雄厚的客户基础无疑是本土银行最大优势。在当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银行之间争夺客户的筹码,往往不是基于产品是否丰富,服务是否更具竞争力,更多的是基于客户与银行之间良好的信用关系。在这方面,本土的私人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土银行有比较丰富的高级客户资源,也更为熟悉国内市场和客户的特性,并且与客户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客户关系。
  金融危机固然是中资银行发展的机遇,但是这个机会能持续多久引人深思。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综合各项宏观因素对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影响,预计2009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在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然蕴含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可观的增长潜力但受限于人才、产品以及法律等因素,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还刚刚起步,硬件是建立得相对比较豪华的银行中心。银行中心里面,有桥牌室、棋牌室,甚至有红酒屋、雪茄吧,但提供的服务于贵宾理财区别不大。员工没有足够的培训,服务水平和咨询水平还不是很高。从服务内容上来看也是以产品销售为核心,投资咨询类服务还是停留在顾问阶段,仅仅是服务理财的升级版。像遗产的筹划、信托、艺术品、奢侈品投资类的顾问还没有提供。产品方面基本没有差异,同质化比较严重,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金融危机过后,外资行的汹汹来势依然不可阻挡,中资行应抓住当下的良机,扬长避短,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抢滩中国的巨大财富市场。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王怡静.从国际私人银行发展的最新趋势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华北金融,2009,(1).
  [2]彭博.对发展我国私人银行的若干思考.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钟志定,彭露.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6).
  [4]费伦苏.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分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