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最优套利策略研究(1)(2)
2014-07-07 01:15
导读:四、相关参数对最优策略影响分析 笔者将在这一部分分析各参数对模型的影响,从而考虑参数变动时最优投资应如何改变。 1.δ 1 和δ 2 对最优策略的影
四、相关参数对最优策略影响分析
笔者将在这一部分分析各参数对模型的影响,从而考虑参数变动时最优投资应如何改变。
1.δ
1和δ
2对最优策略的影响。如前所述,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基金经理人将最优持有比例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交易费用增加时,基金经理人要在交易费用和进行交易所带来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只有当交易收益大于交易费用时,才会进行交易,否则,即使基金持有比例偏离最佳水平时,交易也不会发生。
2.δ
1对最优策略的影响。管理费用对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影响不同于上述交易费用的影响。它在整个持有期内是固定的,因而,当投资者基金的持有比例偏离最优水平时,管理费用不会对基金交易产生延缓作用,而且,总是保证基金持有比例维持在一个最优的水平上。但由于管理费用会直接降低投资基金的收益,因而,过高的管理费用也同样会降低投资基金的最优持有比例。
3.a
R对最优策略的影响。投资基金的预期收益率a
R对最优资产组合有正面的影响作用,其原理等同于管理费用的降低对基金持有比例的影响。
4.σ
R对最优策略的影响。投资基金收益波动性 σ
R对最优投资策略具有负面影响。原因在于笔者的模型假设基金经理人是一风险厌恶者,在同等收益的资产中,他会选择风险较小的资产,而且交易费用的存在会加剧这种影响。不确定下的投资决策理论证明,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投资者会推迟交易,直到不确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披露时,交易才会发生。不确定性的存在,提高了基金最优投资机会的下界,从而降低了基金持有比例。
5.γ对最优策略的影响。相对风险厌恶系数γ越高,投资者对投资于同等风险的资产要求的收益就越高。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提高会降低最优投资基金持有比例。但如何准确地确定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的大小并不容易。因为不同的投资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财富水平和不同的基金持有比例等条件下,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会有很大差异。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结论
以上笔者解出了指数型效用函数的基金经理拥有无风险资产和投资基金的资产组合,投资基金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无风险利率以常数增长,以及存在基金管理及交易费用的条件下,其长期的最优投资策略。现实的投资基金市场同以上假设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将基金经理设为服从指数型的效用函数,没有考虑到基金经理的个体和心理差异,结果不具有普遍性。资产价格通常服从非平稳过程,同时伴随机制变迁与跳跃,而非几何布朗运动,一个投资基金经理人通常不会把他的资金完全在一种无风险资产和一种投资基金之间分配,而是会在无风险资产和多种风险资产之间进行资产组合选择。
上述模型可以进行扩展以包括更多现实特征。可以考虑资产价格服从均值回归情况下的最优策略选择,另外,离散最优交易模型能够更容易引入交易费用,然而,上述结果得到的偏微分方程很可能没有解析解,只能利用模拟方法对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在实际操作中,基金经理往往需要一个简单方便、操作性强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含有许多参数、计算复杂的模型。所以,笔者新设立的这个简单的模型可以作为基金经理的一个操作标准,为其最优交易策略提供依据和指导。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