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非对称信息透视
摘要 本文我们主要利用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和方法透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内在动机。 我们的结论是:具有较高能力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利润操纵,而低能力上市公司却不会。这个结论较好地解释了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的实证结果。
关键词 利润操纵 非对称信息 贝叶斯均衡
1引言
我国自从1990年12月17日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7月4日设立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以股票市场为龙头的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信息披露不完整、利润操纵等,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上市公司出于什么目的,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了业绩操纵。
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进行了研究,例如孙铮、王跃堂(199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操纵盈余的倾向,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问题。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通过实证研究-即按税后净资产收益率把他们的样本分为三组, 5-9%一组,10-12%一组,12%以上一组,同时预期只有净资产收益率在10-12%之间的上市公司有利润操纵现象,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这种预期,发现上市公司为迎合监管部门的配股权规定,确实存在利润操纵行为,从而达到获得配股权的目的。实证研究证明的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发生利润操纵,而低能力上市公司却不发生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信号博弈-的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内在原因。
2模型的建立
假定模型中的局中人(player)为一家上市公司和一个投资者(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面对的实际是多个投资者,这里我们把多个投资者看成一个,并不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进行两期的动态博弈。在第一期里自然决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我们用表示,上市公司了解自己的盈利能力,并通过会计信息向投资者披露自己的净资产收益率,我们用表示,其目的是期望在证券市场上融得一定的资金水平投入项目建设。在第二期里,投资者观察到上市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后(可能并不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然后决定自己的投资水平。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上市公司的收益函数(或支付函数)为,这里是能力为的上市公司在证
券市场上获取的融资水平,是能力为的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所花费的会计成本。由
于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我们假设,,即上市公司所花费的成本在固定的情况下会随着的增大而快速增加。
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其中为投资者投资时的期望所得,显然投资越多,期望所得就越多,但边际所得则递减,因此,,并且满足边际条件,另外还有,即投资者投资高能力上市公司的边际期望收益率要大于投资低能力上市公司的边际期望收益率。
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情形
我们首先考虑完全信息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融资策略和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所谓完全信息是指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能力类型及其他特征,此时,投资者可以直接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类型确定自己的投资水平。对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我们可以使用逆向归纳法,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确定投资者的投资水平。先看第二期的情况,由于上市公司的能力被投资者所了解,上市公司披露了净资产收益率,那么投资者观测到以后,确定投资水平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函数,亦即:,其最优化一阶条件为。我们对模型的假定保证可以解出投资者的反应函数。在第一阶段,上市公司可以预测到如果他选择,投资者将根据选择投资水平,那么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上市公司的最优决策可表示为,其最优一阶条件为 。我们的假设条件同样保证上述方程有唯一解,因此在完全信息情况下,博弈均衡为(,,博弈的均衡解为(,。在 中,由于是()的函数,上式关于求导可得:
由我们的假设可以得到,于是我们有:
命题1:对任意的,如果,则。
这个结论直觉上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两个上市公司发布相同的盈利信息,投资者总是把资金投向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类似的我们还可以证明下面的命题:
命题2:对任意的,。
这个结论在直觉上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面对具有相同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当然愿意把资金投给能给自己带来更多期望收益的上市公司。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情形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私人信息。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假设上市公司的能力只有两种类型,即要么高,要么低,投资者不能确切的观测到上市公司的类型。但是上市公司披露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却是投资者可以确切观测到的,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成为区别不同上市公司类型的信号。不过低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却有可能通过操纵自己的净资产收益模仿高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的行为来欺骗投资者,使投资者误以为他是高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
假设上市公司披露净资产收益率以前,投资者认为其是高能力的概率是,因此认为其是低能力的概率是。这个概率分布就是投资者关于上市公司能力的先验信念分布。上市公司发出信号-即披露净资产收益率后,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利用贝叶斯法则修正先验信念分布,从而形成后验信念分布。在这个信号博弈模型中有三类可能的均衡:混同均衡,分离均衡和杂合均衡,我们主要讨论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
在混同均衡中,两种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披露同样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观测到相同的净资产收益率投资者无法修正自己的先验信念分布,后验信念分布仍是先验信念分布,因此他仍然认为上市公司类型的概率是,的概率是。这时候低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就可以通过利润操纵模仿高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的行动来欺骗投资者。
在分离均衡中,两种类型的上市公司在第一期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不同的,高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低能力类型的上市公司披露的,投资者观测到这种差别后就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私人类型,因此上市公司第一期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就向投资者显示了充分的能力类型信息。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参考文献
1 孙铮,王跃堂. 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 1999年第4期
2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 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经济研究, 2000年第1期
3 Spence, A.M.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 87 : 355-374
4 Spence, A.M. Competitive and Optimal Responses to Signaling: An Analysis of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4 , 8 : 296-332
Asymmetric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on Profit Manipul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nherent motiv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who make profit manipulati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theory have been used in this paper, and profit manipul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s modeled as a signal game.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high profit-earning type listed companies are more intend to make manipulation than low profit-earning type listed companies, because they want to differ from the low profit-earning type listed companies. This conclusion is well explain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 Chen Xiaoyue、Xiao xing、Guo xiaoyan(2000).
Keywords Profit manipulati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ayes equilib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