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国金融危机及应对策略

2014-08-22 01:1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美国金融危机及应对策略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美国危机主要在于金融风险内生力量和外部环境两个
  摘要:美国危机主要在于金融风险内生力量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其所引发的世界衰退导致经济增长减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应该在扩大投资、促进国内消费、扩大政府支出、继续促进出口等方面,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同时要继续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经济衰退
  Abstract:Financial crisis in U.S. is mainly due to the endogenous strength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financial risk and leads to China′s deceler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China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economic recession by expanding investment, promoting domestic consumption, expanding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omoting exports and continue to focus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 in U.S.; financial risks; economic recession
  
  美国金融危影响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是经济人理性下投资者过度追求货币利润空间、形成金融资产泡沫的必然结果。从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和近期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世界经济的衰退已经不可避免。针对于此,中国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来应对金融危机,是值得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
  
  美国金融危机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2000年4月,美国的科技股泡沫破灭,随后引发了美国人所谓的“战后第十次衰退”。为了刺激社会有效需求,减缓经济衰退,降低失业率,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降息的周期。从2001年初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利率从6.5%降至1%,为过去46年的最低水平。在这一阶段,低利率水平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市场的膨胀,并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去投资房产、银行过度发放住房贷款。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住房次贷快速。2006年,美国次贷总规模已高达6 400亿美元,是2001年的5.3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然而,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调利率,至2006年8月,连续13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调至5.25%。利率的大幅上调,对于房地产而言增加了借贷成本,抑制了房地产企业的货币需求,减少了房屋的市场供给;对于房贷客户而言增加了还款支出。由于美国人超前消费的偏好,在次级贷款中,贷款客户都是收入水平不高、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的人,他们的收入不足以实现满足生活消费支出的同时,支付得起房贷增加的负担,因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各大房贷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也大量增加,这其中就产生了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
  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主要在于金融风险内生力量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从内生力量来看,主要包括关联效应、羊群效应和杠杆效应产生的推动力量;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金融监管不力也助长了金融风险的积聚。
  1. 内生力量的促进。一是关联效应。关联效应是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一体化不断加强,世界各国银行间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金融创新和国际化更扩展了这种网络,使得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会造成大范围的危机。美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很高,美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任何动荡都会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影响。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巨额金融资产和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关系到其他数量众多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美国次级贷款的风险,通过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的相互交织的网络而扩散的了全球范围,这就是关联效应对金融金融风险积聚的作用。二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从众行为,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人们往往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提取信息,并形成信息的同一、强化和传递。在经历了次级贷款—次级债券—次贷证券的转化后,一些大的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都购买了大量的次级贷款转化而来的次贷证券,许多中小投资者盲目的跟从,也大量购买了这种金融衍生产品,使得次贷风险在投资者中不断蔓延和扩展,这就是羊群效应对于金融风险的作用。三是杠杆效应。杠杆效应对于金融风险的积聚无疑是最具决定性的,因为杠杆效应可以使得风险造成的损失数十倍、百倍扩大。杠杆效应是指金融衍生工具只需有一定保证金,即可推动数倍、数百倍的金融资产交易。在美国金融危机中,房贷机构将次级贷款打包证券化成为次级抵押债券(MBS),并获得资产评级的最高评级,这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可达30倍左右。每一次的杠杆效应,带来的增值都是投资机构在经济人本性下对金融利润的追逐,都是对于货币的利润空间的过度追求。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住房次贷在金融衍生工具下的一次又一次转化中,市场主体不去关注资产的质量,而是考虑在购买了衍生产品之后,如何通过打包、分拆和证券化处理,再将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卖给下家,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过度追逐货币利润空间的短期投机趋利化,这种过程重复进行,利润链条越来越长,资产泡沫越来越大,金融风险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2.外部环境的助推。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相对美国金融业发展存在着严重漏洞。美国的金融监管存在管理上的多重和交叉,对金融创新过于纵容,对于次级贷款的快速膨胀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很多抵押贷款发行机构没有被纳入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的监管范围,因为它们都不是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的会员。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也很高,这也妨碍了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且政策反应存在时滞,无法及时意识到金融风险的规模和危害。由于基于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产品及其衍生品品种繁多,创新速度很快,这种创新速度将经济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发挥到了极致,使得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监管。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次级贷款证券化所潜在的金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达到临界点,所必然产生的结果。金融风险的关联效应、羊群效应、杠杆效应等,使得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投资者越来越多,金融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而一旦最初的金融资产—次级贷款的信用基础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长期潜在的金融风险变为现实的金融危机,最终引发了1 929年以来最大的美国金融海啸。
  2008年8月,美国房贷股价暴跌,接下来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随着“五大行”的相继倒闭、出售或是改制,华尔街引以为傲和赖以立足的独立投行业务模式已走到尽头,也标志着华尔街一个时代宣告落幕。金融危机带来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濒于崩溃的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各项金融指标急剧恶化,并对实体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冲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上一篇: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解释及其在贸易保护中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