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基于Montiel理论(2)
2014-08-23 01:02
导读:(一)数据的来源、整理 考虑有关影响实际均衡汇率的基本因素,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根据国际上分析均衡实际汇率的通行做法,以通过贸易额加权
(一)数据的来源、整理
考虑有关影响实际均衡汇率的基本因素,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根据国际上分析均衡实际汇率的通行做法,以通过贸易额加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作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代理变量。第二、考虑到我国劳动生产率在世界上的相对变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估算采用的是相对变化指标,即我国人均GDP与经过官方名义汇率转换的美国人均GDP之比。第三、为避免贸易条件出现负数带来的计量误差,对贸易条件指标的选择,选用的是收入贸易条件,即:TOT=(P
X×Q
X/P
M×Q
M))其中,(P
X×Q
X)为出口收入指数,(P
M×Q
M)为进口收入指数。第四、对实际货币供给量指标也是采用相对数形式,其计算公式为:RM
2=M
2×(1-CPI)/GDP其中,RM
2为相对数形式的中国实际货币供给量,M
2是名义广义货币供给量,CPI是中国环比消费物价指数,GDP为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及美国劳工部和美国人口统计局官方网站。
由于Elbadawi模型和BEER模型要求实证方程采用对数线性模式,LNREER、LNPROD、LNRM2、LNTOT分别表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劳动生产率、实际货币供给和贸易条件的对数值。
(二)单位根检验
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的不平稳性造成伪回归,必须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各经济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其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LNREER、LNPROD、LNRM2、LNTOT的ADF统计量都大于临界值,没有通过单位根检验,属
注:(1)检验形式中的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2)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准则;(3)△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于不平稳变量序列;而通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即△LNREER、△LNPROD、△LNRM2、△LNTOT,其ADF统计量均小于临界值,是一阶单整序列,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通过单位根检验,可以知道原对数时间序列是不平稳时间序列,必须进行协整分析,以确定恰当的汇率估计方程。运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注:**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零假设。
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迹统计量(似然比统计量)的值LR=102.9024>47.21,LR=36.22843>29.68,可以判断存在两个协整方程;在1%的显著水平下,LR=102.9024>54.46,LR=36.22843>35.65,同样存在两个协整方程,其中,标准化协整方程为:
LNREER=3.175-0.139LNPROD+0.505LNRM
2-4.858LNTOT(1)
(0.35634)(0.31471)(0.64485)
协整方程(1)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不仅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这些基本经济要素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方向与理论模型中的定性分析是一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人民币贬值。从各变量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程度来看,贸易条件对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4.858,影响力最强,其次是实际货币供给,对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505,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139。
(四)误差修正模型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是建立在协整基础上的有约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约束非平稳的内生变量的变动在长期内满足它们的协整关系,但允许有短期波动,它要求每个内生变量对自身和其他内生变量的滞后项以及用协整关系表示的误差修正项的滞后项作回归,体现了内生变量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动态过程。以上述变量的协整检验为基础,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由于变量的样本范围有限,在检验过程中只取一阶滞后期,其估计结果如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Е(LNREER)=0.035×(LNREER(-1)-2.755×LNPROD(-1)+2.075×LNRM
2(-1)+2.657×LNTOT(-1)-14.681)-0.119×Δ(LNREER(-1))+0.719×△(LNPROD(-1))-0.542△(LNRM
2(-1))+0.420×△(LNTOT(-1))-0.044(2)
方程(2)提供了如下信息:首先,模型中的内嵌协整方程反了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的约束机制;其次,实际货币供给和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且影响方向与长期是一致的,从系数值来看影响力并不大;最后,短期内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力较强,但影响方向与长期并不一致,这说明了劳动生产率在长期中的重要性。
五、基本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1980-2006年相关经济变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与劳动生产率、实际货币供给、贸易条件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认为,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是正确的,至今,人民币相对美元已升值8%左右,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间,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以及我国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今后我国人民币汇率还需进一步调整。因此,当前比较迫切的任务在于通过前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进一步推进汇率机制弹性化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形成以市车发展。
:
[1] Montiel.P.J., The Long Run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Research,In Lawance.E.Hinkle and Peter.J.Montiel.Eds.,Exchange Rate Mis alignment:Concepts and Measure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M],219-263.New York:The World Bank, 1999a.
[2] 王维国、黄万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实际汇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5(7):7-14.
[3] 刘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动态[J].经济,2004(1):83-92.
[4] 俞乔.购买力平价、实际汇率与国际竞争力[J].金融研究,2000(1):57-62.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 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理论与模型[J].经济研究,1999(12):70-77.
[6] 张斌.人民币T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J].
世界经济,200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