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财富基金争论背后是金融市场的主导权(2)
2014-09-04 01:51
导读:三、主权财富基金的“原罪” 新兴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俄等国成立主权财富基金备受关注,只可能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身有关,或者说这是主权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原罪”
新兴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俄等国成立主权财富基金备受关注,只可能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身有关,或者说这是主权财富基金承受的一种“原罪”。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第一,集中于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府手里的主权财富基金,回流东道国可能不再遵循既定的规则和渠道。第二,集中于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府手里的主权财富基金,不但不会为东道国机构所利用,反而可能成为它们的强劲对手。第三,既然主权财富基金是另类。乘其羽翼未丰就将其牢牢控制在手中就成为东道国金融机构的最佳选择。因此在积累足够的实力之前,主权财富基金想除去原罪的标签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今世界比较重要的金融市场,不管其地理分布,主导权都掌握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政府及其金融财团手中。主权财富基金问世多年,但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主导权一直没有被动摇过。2000年以前,欧洲、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贸易盈余也好,中东的石油美元也罢,它们不是规模小掀不起大风浪,就是尽管量大,但美国有能力控制并且可以有步骤地加以利用。2000年以后,以中俄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是受惠于迅速增长的贸易顺差,或是受惠于迅速攀升的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都诞生了巨无霸型的主权财富基金。这种巨无霸型的主权财富基金不仅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更因为其可能具有操控市场的力量,最终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恐慌和不安。尽管从目前的讨论来看,警惕主权财富基金的理由令人眼花缭乱,但其核心仍然是西方国家对金融市场主导权的担忧。从这个角度看,尽管资金回流有利于东道国的稳定,但试图寄希望于发达国家让出甚至分享金融市场的主导权以换取发展中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进入,显然是不现实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四、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趋势
主权财富基金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原因。对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一方面,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消灭主权财富基金本身来解决,因此把主权财富基金变更为主权养老基金或主权福利基金的建议并不可取。另一方面,主权财富基金如果不能解决西方国家对市场主导权的担忧,不管是增加透明度,还是与西方一起制定规则,都不可能成功地融入世界金融市场。因此,主权财富基金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另觅蹊径。从目前情况看,主权财富基金的选择基本有三种:第一,小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可以直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小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既不会受到歧视,更不会遭到围堵,现实中的例子包括新加坡的淡马锡和政府投资公司等。第二,中等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可以依托国际金融组织进行投资。现实生活中可以选择的国际金融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国际金融组织。第三,大型或巨型的主权财富基金应借鉴现有的离岸市场成功经验,立足于创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并在母国政府的协助下掌握其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