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看金融支持农业产

2014-11-06 01:1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看金融支持农业产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受到严格的限制;而改革的深入开展,强
摘要: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受到严格的限制;而改革的深入开展,强化了农村正规金融追求利润的经济理性。从农业产业化角度看,应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使其更加有效地满足农户消费性和部分生产性信贷需求;农村正规金融应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同时为农户提供生产性信贷服务,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农业产业化
    
  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升直接依赖资本积累的水平和速度。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赶超战略,农村经济资源和剩余在国家的控制下源源不断的流向工业和城市,造成我国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严重不足。在此条件下,要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需要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特征
  
  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是利润导向下的业务“非农化”或“城市化”,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1997年以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些商业银行经营日益以追求利润为核心,政策性业务以更快速度剥离出去。在此背景下,银行出现了机构和权力集中化现象,分支机构急剧缩减,银行经营业务已基本商业化和非农化。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和农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截止2003年底,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机构总数达91393个,各项存款余额达23710.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978.69亿元。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更强调贷款质量和回报,其经营的利润导向日益突出。农业经营中的特殊风险和低收益特征,农户经营的分散性和抵押品的缺失,使农村信用合作社会没有向农村经济活动和广大农户提供贷款的足够激励。2003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贷差额达6731.51亿元,而在16978.69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为7056.38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1.56%。作为主要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户的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业务“非农化”倾向相当明显。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小。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储蓄资金,再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和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到2003年底,邮政储蓄余额达8985·69亿元,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一条重要渠道。
  在商业性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转向的同时,政策性金融也呈现萎缩状态。在现行政策性金融体制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际上仅是单纯的粮棉收购贷款银行,业务仅限于支持粮棉流通,根本无法充分发挥支农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1998年为7094·69亿元,2003年为6901·90亿元,不仅总量相对有限,而且还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
  2.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信贷是农户信贷的主要来源。中国小农家庭经济决定其非生产性信贷需求是其信贷需求的主要部分,这种非生产性资金需求缺口不能指望由正规的金融来满足,大部分农贷需求只能由非正规金融或熟人来提供(张杰,2004)。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都有自己特定的信息获取方式与合约实施机制,农村非正式放贷人和借款人生活在同一地域,凭借血缘、地缘、人缘和其他关系相互传递信息,从而使非正规金融在向信息不透明的广大农户和中小型农业企业提供融资中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广大农户大部分信贷需求,在农村有坚实的存在基础。温铁军等人对15省24市县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民间借贷发生率高达95%(温铁军,2001);朱守银等人对安徽6县18个村217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发生的524笔借款中,民间借贷414笔,占79%,民间借贷资金占借贷资金总量的近80%(朱守银等,2003);李锐等人对10省30个县共3000个农户的调查显示,农户借款数额中有72·8%来自各种非正式渠道,其中农户之间的借款占非正式渠道借款的93·2%(李锐等,2004)。各种研究显示,民间借贷仍是农户借款最主要的来源。
上一篇: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