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2)

2014-11-15 01:59
导读: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年龄较轻,流动的结果导致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已经逆转。以往人们认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城市,所以通过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年龄较轻,流动的结果导致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已经逆转。以往人们认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城市,所以通过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延缓城市老龄化速度。实际上,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年龄在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8.1%,已经高于镇(6.0%)和城市(6.7%)的老龄化比率。这是因为该次人口普查是按照常住人口进行的城乡分类,而不是按照户籍所在地,这表明迄今为止人口流动已经把城乡在老龄化程度上的差异填补掉了。与此同时,在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幼儿年龄组人口比例的变动与老年组人口比例呈现一种互相消长的态势。

  即随着幼儿年龄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未来老年人口比例将继续上升。

  关于中国人口未来趋势的各种预测都表明,中国人口转变趋势将继续。例如,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2000年完成的一份课题报告《人口政策前瞻性研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可以概括为:(1)少年儿童人口(0岁—14岁)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将逐步缩小;(2)劳动年龄人口(15岁—59岁)比重在2010年前后达到其最高点之后,将趋于下降;(3)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进一步提高,并在2010年前后开始迅速提高。在预测的区间内,老年人口比重提高的趋势将不会停止。这个预测结果显示,整个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自上而下挤压型的变化趋势,即随着老年人口比重提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随之下降,并相应挤压少儿年龄组人口,使其比重进一步减小。这意味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将很快趋于倒置的形状。
共7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
反思中国公民的社会保障
上一篇:公司组织制度比较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