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后WTO时代中国保险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2)

2014-11-18 01:03
导读:(二)“以市场换技术与人才”的开放原则难以实现。加入WTO后,根据无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等要求,国内保险中介机构将逐失去保护伞,和外资保险

  (二)“以市场换技术与人才”的开放原则难以实现。加入WTO后,根据无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等要求,国内保险中介机构将逐失去保护伞,和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我国中介机构起步晚、规模小、经验少将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优胜劣汰,在市场上生存都很困难,更别说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恐怕到时“市场”、“技术”两头落空。

  (三)保险中介人才将大量流失。由于我国保险中介发展滞后,中介人才教育也相对落后,造成目前专业保险中介人才奇缺,外资保险中介机构进入后,必将实行“本土化”策略,以丰厚的报酬与良好的发展前途广纳保险中介人才,其后果是本已稀缺的保险中介人才资源纷纷流向外资中介机构,对本已处于竞争劣势的内资保险中介机构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关键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的流失如同人体“失血”般最具杀伤力,对这方面的冲击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四)对保险中介市场监管提出严峻挑战。目前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由于主体单一,业务内容简单,因此只需运用一般金融监管手段便绰绰有余,譬如1999年经过一番专项清理整顿后,保险中介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加入WTO后,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业务内容日趋丰富复杂,且外资保险中介机构所遵循的国际惯例肯定会与我国的国内法规条例相冲突,如何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监管,如何去协调规范创造出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市场环境,对尚缺乏经验的保监会而言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机遇,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险种的千差万别及一些险种费率市场化,经纪公司需求将会增大;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将需要更多的代理公司为其拓展业务;保险业务的增多,理赔业务将增加,公估公司前景光明。

  第一、入世会促进中国保险企业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从而使保险中介机构的作用将日趋明显。

  中国入世,保险业逐渐开放,意味着国际保险“巨无霸”的纷涌而至;它们的进入,必将带来先进的保险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国内的保险企业要想与这些国际保险企业有效抗争,必须首先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包括注重效益的管理模式。过去,中国保险企业自己养一批保险展业和理赔队伍,成本很高。而国际的通行做法是,企业和个人投保时不直接找保险公司,而是通过保险中介人。欧洲市场80%的商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经纪人安排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既避免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直接利益冲突,也减轻了保险人的成本开支的压力。对保险人、被保险人及中介人都有好处。因此,中国入世,中国保险企业将会欢迎中介机构在保险产品的介入,保险中介的服务中介机构的作用将日趋明显。

  第二、中国入世将拓展中介机构的生存空间。

  保险观念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国外保险产品的开发不完全是保险公司开发,由保险主管部门认可。有关险种的费率制定也不是固定的和统一的,国外有些保险产品的开发是由保险人与中介机构之外的第三者(如保险服务公司)进行,由保险主管部门认可,有些是由保险人与中介人共同开发后在保险当局备案。有些高风险的产品和费率完全是由市场决定,只要保险人、保险中介人及被保险人达成一致合约,保险产品即行有效。中国入世,国际上的做法将逐步在中国推广。保险中介机构参与产品开发的愿望将会逐步实现。费率也将由市场决定,从而给中国保险中介机构留出更多的生存空间。

下一页

上一篇:走向完善的中国银行监管事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