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战略构想与策略(1)

2014-11-16 01:0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战略构想与策略(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商业银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的出资构成,监管当局规定的市场准入的最低资本注册要求为1亿元人民币。当前各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普遍局限于是监管资本达标或监管资本管理阶段,真正完善的资本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科学完善的资本约束机制的完全建立还尚需时日。  (一)资本约束理念尚未全面树立和渗透  受客观条件和自身认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尚未树立起资本约束的观念,不能以资本回报为核心指导业务发展,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低效发展模式,资本的充实增长远远落后于资产规模的增长。部分行对资本管理的理解也十分狭隘,还停留在资本管理的最初阶段,仅限于对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缺乏有效的资本充足率预测、分析和评估机制,对风险资产发展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规划。良好的治理结构是资本监管得以有效实施的微观制度保障,内部治理结构对经营者的理念和行为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制约了资本约束理念的树立和渗透。  (二)外部资本补充渠道狭窄  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较为狭窄。作为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国家注资和不良资产剥离等政策改制方式,所在的地方政府往往因其自身财力有限而无法给予实质性帮助。其次,由于资本实力、盈利能力的不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薄弱,绝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无法通过上市融资补充资本。第三,受资本充足率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不符合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等资本工具,陷入资本不足但又无法通过资本工具补充的尴尬境地。在进行增发募股的过程中,盈利水平高的银行将受到老股东因稀释股权而阻挠,而盈利水平低的银行将难以吸引新股东的投资。  (三)内部增资负担较重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应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基础上,资本总额要扣除应提未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目前城市商业银行资本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行所存在的较大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缺口。截至2005年9月末,全国平均拨备覆盖率仅为2185%,贷款损失准备未提足而产生的缺口高达519亿。全国117家城商行中,拨备能完全覆盖不良信贷的(超过100%)仅有8家,近70%的城商行(87家)拨备严重不足(不足40%),其中,44家基本上可以说没有计提(不足15%)。  (四)建立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薄弱  目前,少数城市商业银行引入经济资本管理手段,探索推进资本管理机制建设,但由于管理会计、风险计量、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等方面基础较为薄弱,与实施科学的资本管理所需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所采用的资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均属于较为初级的水平,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水平不高。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计量和数据积累方面,以及分业务、分产品的收益和成本的分摊与核算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还较为有限。资本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所使用的风险模型和资本配置模型在各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来,即使建立了这种资本配置体系,风险模型等数据的积累还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此外,资本约束机制中绩效考核制度还需不断根据经验数据进行调整。资本在各业务、各部门和各分支机构的配置以及对所分配资本的考核,都需根据业务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战略实施路径及构建方法  (一)实施路径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短期内提升到经济资本管理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此,需要我们按照“认清现实,确立目标,立足基础,稳步推进”的思路,系统、稳健地推动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战略的构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实施路径如下图所示:  (二)实施原则  从国外资本管理的实践看,商业银行以监管资本为核心进行资本配置的法定资本管理是一个必经阶段,资本约束机制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资本的配置和与之配套的绩效考核。城市商业银行在建立长久的资本管理战略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当务之急需解决的矛盾是尽快满足监管需求,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的建立应该以监管资本的管理为突破口。  其次,以资本约束机制带动业务增长的模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有效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风险性因素,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向业务发展“集约型”模式迈进。  再次,注重技术平台的研发和利用,逐步建立支持资本约束机制的相关业务系统,不断培养资本管理相关岗位的人才,形成重视资本管理的企业文化。  最后,不断推进资本约束机制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满足监管资本要求的基础上,向“主动”资本配置体系提升,运用经济资本配置方法来组合资产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构建方法  1闭确认识资本与资本管理,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观念。  认真研究资本与资本管理的内涵,认识资本管理的必要性,要逐步从传统的资本管理向现代银行资本管理靠近,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业务发展模式。资本管理的目标要从单一的应对监管要求向满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内在需要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资本管理的内容要从简单的增资扩股扩充为多渠道补充资本、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资产管理机制乃至实施以RAROC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  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理念,深刻认识风险必须要由资本来覆盖的原理,改变以单纯的规模扩张进行外延发展的经营理念,保持资本与风险资产的同步增长,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转变对资本管理的错误观念认识,树立理性、稳健、审慎的管理理念。实行资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资本约束的理念,逐步建立资本约束机制,需要明确的是资本约束机制不是限制规模的发展,而是通过实施资本有偿占用和资本优化配置等措施,促进规模稳健扩张和风险防范、效益目标的均衡实现。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我国投资银行制度变迁的特征和路径依赖
上一篇:美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分析及其启示(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