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01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分析(2)

2014-11-28 01:13
导读:债务重组收益 V=———————— ×100% 总资产 将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122家上市公司按照指标V的大小进行排序,然后按照指标V的大致分布,将上市公司

债务重组收益
V=———————— ×100%
总资产
将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122家上市公司按照指标V的大小进行排序,然后按照指标V的大致分布,将上市公司分为大于0小于等于1%、大于1%小于等于222.8%两个区间统计显示,2001年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上市公司中,有26家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1%,对财务状况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占总资产比重达222.8%。2001年发生重大债务重组收益的26家上市公司中PT类公司有9家,ST类公司有9家,其中实现扭亏为盈的14家(全部为T类公司),说明证券市场监管规定在债务重组问题上发生了显著的效力。几乎所有的扭亏和PT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相对于2000年有大幅提高,表明这些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对提高企业披露的经营成果,改善公司的形象,产生了重大而显著的影响。26家上市公司中资产负债率相对于2000年下降的有15家,上升的有11家,表明降低资产负债率不是这些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主要目的。
2、资产负债率整体变化特征
从资产负债率整体变化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年报显示,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122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41家公司2001年资产负债率比2000年下降,81个公司2001年资产负债率比2000年上升。从表3中看出,以资产负债率达到50%为分界线,处于高负债率区间的上市公司数量2001年比2000年显著上升,处于低负债率区间的上市公司数量2001年比2000年显著下降,这与颜敏(2003)对1999年债务重组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的统计描述完全相反。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2001年新修订《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八项计提、开办费、非货币性交易等新规定,对很多公司的净利润、股东权益产生了较大影响,抵消了债务重组收益对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债务重组损失公司总体特征
2001年进行债务重组的166家公司中,有73家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因为部分公司同时发生债务重组收益,为避免各种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干扰,我们剔除了与债务重组损失相比同时发生10倍以上债务重组收益的4家公司,以剩余的69家作为研究对象。有学者证明政治成本假设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并不成立,即上市公司不会因为利润过高而有意识的减少账面利润,以平滑各期收益(田丰,周红,2000)。我们预期,敢于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的公司,应该与其原有的较高的盈利能力有关,即使发生债务重组损失,也不会对其盈利能力及其配股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假定,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的公司都是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并且债务重组损失数额将被控制在一定限额内,不会对公司当年的配股或盈利造成影响。
从年度报告数字上看,73家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不影响公司配股或不造成亏损,也就是说损失发生在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或区间内,上市公司对损失数额的控制恰到好处。73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如下:
6%≤净资产收益率
上一篇:应适当限制发行市盈率-我国新股发行对市场指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