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重新认识制度创新的“循序渐进”与“平行推进”方式的优劣,走制度创新的最佳路径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换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嘲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在改革理论和政策研讨中出现了“循序渐进”与“平行推进”的争论,“循序渐进”即改革政策B应当在改革A完成以后才能实行,B体制的实现以A体制的实现为前提条件。它可以图示为:循序渐进:A—B—c;“平行推进”理论认为,改革政策应该尽可能多地开放体系的各个方面,无须等体制改好了一个再改另一个。
前者的优点在于它对一种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重视,确认了一种体制的有效性与其他体制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但是这是在政府充分理性这一假设条件下的,它忽视了政府有限理性这一现实条件,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一些国家过早地开放,过早地开放资本帐户,导致大量游资进入国内进行,但是一旦金融预期下降,“游资”抽走,发生,导致金融早熟的现象,循序渐进改革在政府有限理性的现实下很容易选择错误的路径。后者避免了前者中“过激”或“早熟”的现象,也考虑了政府有限理性这一假设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各种矛盾,但是事物发展也是事物成长的一个过程,其发展有先有后,正如中国开放国内市场一样,金融市场只能最后才开放,利率市场化也只能逐步放开。因此,平行推进理论也并非制度创新的最佳路径。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j,事物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不是简简单单的按照人为的“循序渐进”或“平行推进”等固定的路径前进,事物的发展有其正常的步骤,只有各体制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才是事物成长规律,而相互阻碍和不遵守规律的发展不是事物的进步,中国推进改革也只有在适当的时间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得认真观察融资制度创新的规律,其发展的客观事实,走最适合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最大效率地推进制度创新。
3.树立“资信”,构建良好的市场、信用与的外部制度
制度环境是指一国的基本制度规定,它影响其他制度安排,影响制度变迁、运行和实施。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信用环境与法律环境。诺思对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贫困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是“由于缺少进入有法律约束和其他制度化的机会,造成了现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缺乏资本,而是缺少一种激励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机制。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平、公开、公正基础上的一种契约经济,它具有较低的运行和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交易,必须倡导的是债权人和人平等对待,相互竞争,讨价还价,缔约践约,自由交易,借债还钱的信用理念一资信文化,对不自觉守信用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必须有法律制度对其行为约束,因此,市场、信用与法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中国总的方面来判断,中国的交易方式主要是建立在关系经济基础上的,关系经济最大的弊端是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运行成本会大大提高,从而阻止市场范围的扩大。因此,克服关系经济的弱点,树立“资信文化”,构建良好的市场、信用与法律的制度环境是快速实现融资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