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冷思考(2)
2014-12-09 01:40
导读:1.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理性预期理论认为,金产的当前价格取决于主体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理性预期将造就资产价格的实际动态
1.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理性预期理论认为,金产的当前价格取决于主体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理性预期将造就资产价格的实际动态过程并使其偏离基础价值。以住房为例,一方面由于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住房的租金价格就会出现上涨,从而提高了未来收益。另一方面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定是在低利率的水平下形成的,这就降低了贴现率,二者共同作用提高了资产价格。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未来收益的多少只是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测,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如果只是以现在的收益和利率来预测未来的收益和利率,结果必将夸大资产的现值即资产价格。
2.资产价格滋生风险分析。首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一般特征是低利率、高信贷。国际经验表明,利率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加之流动性充足和房地产、股票的高投机性,使得资金流入,从而共同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其次,违规放贷的几率增大,违规贷款的潜在数量增加。从内部看,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各家商业银行从上到下放贷任务异常繁重,放贷冲动严重,这使得放贷人员可能根本无法顾及
、信贷规定,根本无暇去监管贷款使用用途。
1.面对银行风险隐患,银行和监管部门要坚决采取措施,加强风险控制,在信贷高增长中把控风险。从银行层面来说,银行要将“保增长”和“防风险”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的信贷增长。第一,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选好项目,加大对未来收益前景较好项目的信贷,严防“豆腐渣”工程。第二,对于信贷多投放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的集中性风险加大的现状,银行应积极开展信贷机构的调整,对新发放贷款与授信业务在行业投向、客户分布与服务品种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使信贷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效率。第三,在授信决策过程中,要严格坚持授信审批的原则、程序与标准,绝不用放松信贷标准来换取高增长。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从监管部门层面来说,要高度关注信贷不审慎,保持政策可持续性与杜绝隐患双平衡。第一,加强对银行的监管,确保银行一二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处于合适的水平增强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第二,实时监控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及时对指标所反映的不良信号采取措施,对于宽松货币政策下可能的“放贷冲动”进行抑制。第三,观察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对风险隐患进行提示。
2.着力增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前瞻性。为了熨平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但货币政策从操作到其对价格和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需要经历相当复杂的传导链条,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这就要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前瞻性,货币政策宽松到什么程度需要把政策时滞考虑在内,对宏观经济未来的变化进行预测并提前作出反应,根据经济、形势在政策方面进行必要的微调,比如央行可通过窗口约束部分信贷品种以及,优化信贷结构,保持合理的信贷节奏。
3.严防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市。从银行层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授信尽职、贷款发放等环节把好关,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等领域。不得脱离客户的有效信贷需求发放贷款。
从监管部门层面,监管机构应再次加大对贷款流向的核查力度,对违规贷款进行彻底清查,处理一批违规发放贷款的责任人,防范新的不良贷款重新抬头;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特别是松绑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银行严肃查处,坚决防止信贷资金支持各种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