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

2014-12-23 01:46
导读:二、美国危机 对我国业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虽小,间接影响却不容低估,其中之‘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次贷危机导致

  二、美国危机对我国业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虽小,间接影响却不容低估,其中之‘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次贷危机导致世界增长全面放缓,在信用风险方面,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出口企、我国的需求下降,纺织、钢铁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及周期性行业企业的压力大幅下滑。不过目前来看,出口企业在银行信贷总量中占比不高,所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比较低,对银行信贷质量的总体影响有限。二是中小企业,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困难、资金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之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中小企业历来不是中资银行的放贷重点,因此给银行业带来的实际信用风险相对有限。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的产品范围仅限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而风险方面次贷危机的影响不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1、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观念,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是…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其经营必须以规范审慎为原则。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一段时问,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发现了问题,但由于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不够,利益驱动,没有采取措施。因此商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随着外国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断深入,尝试着开拓海外'市场。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意识。

  2、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直只注重信用风险管理,而忽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三类风险同时纳入资本监管的统一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协议》,其三大支柱之一就是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2004年3月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并实施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在2007年1月1日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因此,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把达到资本充足率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严把信贷闸门,加强信贷管理

  首先应该把第还款来源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除了注重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以外,银行对于客户现金流的管理,H口对于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的关注永远要摆在信贷管理的首位。通过有效的和审查,甄别判断客户的预期现金流情况,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依据,警惕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冲击。其次要IE确对待第二还款来源,并购贷款出现不良时,银行通过实现抵质押权短时期内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由于分业经营的市场,风险转移机制和工具相对有限,第二还款来源是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关注的焦点。然而,银行信贷资产的长期性与市场强烈的周期性往往难以匹配,市场上涨时的繁荣和下跌时的惨烈经常让置身其中的银行尢所适从,要警惕经济周期出现拐点后,在紧缩政策下,市场资金链绷紧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隐患。

   [2] 

上一篇:中国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所获得的机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