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及其管理(1)(2)

2015-01-27 01:07
导读:二、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分析 (一)集团性客户的经营风险。集团性客户的经营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国家风险(如果

  
  二、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分析
  
  (一)集团性客户的经营风险。集团性客户的经营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国家风险(如果有海外投资和贸易)。二是特殊风险。多元化、跨行业经营的关联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更多,而以融资促投资的发展模式和资金统一管理方式的结合,又对集团的资金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一旦集团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跟不上企业规模扩张的速度,集团企业的经营风险就可能出现在某个节点上。
  (二)集团性客户的财务(偿债)风险。集团性客户的偿债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银行对集团性客户的信用总量无法掌握和控制。由于集团性客户成员复杂、增加迅速,同时为实现融资规模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目标,集团性客户往往与多家银行发生信贷关系,实行分散融资策略,导致银行无法掌握其关联企业整体情况。二是其关联企业的负债结构通常具有高风险特征,财务原理要求企业融资的时间结构与资金需求的期限结构相匹配,但多数关联企业为降低融资成本,常常以短期融资支持长期投资或者资本性投资,这种现象极易造成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三)集团性客户相互担保风险。集团性客户的关联企业担保较为复杂,相互影响。包括母子公司之间的互保(相互担保)、子公司之间的互保、集团内企业与集团外企业之间的互保等等。集团内企业的相互担保贷款实际上成为信用贷款,对一集团外企业担保则增加了担保代偿风险,这一切大大地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集团性客户的道德风险。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了集团客户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一是财务报表真实性差。企业往往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合并报表的关键数据,或通过关联交易粉饰借款人财务报表。信贷人员如不能及时发现企业间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行为,往往导致交易风险失控。二是银行难以掌握贷款的实际用途。集团财务管理通常是分头融资,统一调度。关联企业间资金抽调行为十分普遍,使银行难以控制其贷款资金的最终用途,进而难以控制贷款风险。三是企业为获得融资多渠道而不择手段。四是企业有意逃避监管,或有债务无从发现。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五)集团性客户的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风险。集团客户通过其属下多个子企业在两家以上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的多头授信情况比较普遍。各商业银行迫于同业竞争和贷款营销压力,追捧集团客户,大都采取对单一法人企业分别授信的方式,对于集团客户没有纳入统一授信管理。这种分别授信容易导致对集团整体的过度授信,可能引发银行业“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同业竞争压力下,银行可能会只注重企业外在的“光环”,忽视风险管理,而往往应允企业的过分要求,使得对其关联企业贷款过于集中于某一家商业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或多家商业银行集中贷款于某一集团客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风险隐患。“双重集中”一般与银行间恶性竞争有直接的联系。银行的营销逐渐向争取大额贷款客户倾斜,而资金的软约束有可能诱使贷款企业从事投资风险高的项目和行业,从而使银行信贷资金的违约风险加大。
  
  三、集团性客户的风险管理
  
  (一)加强信息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为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集团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包括企业集团的公司构架、股权结构、所辖企业、关联企业及其财务状况、担保情况;二是做好企业集团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贷款的变化和企业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反馈到人民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三是对单个企业集团的贷款总额,根据其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设置预警线和报警机制;四是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完善对企业集团的贷款主办行制度,防止企业集团多头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杜绝发放交叉贷款;五是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银行之间共同防范集团客户风险创造条件,最终达到“银银双赢”。
上一篇:垄断结构——中国保险业的必然选择(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