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微观决定因素分析(2)
2015-03-21 01:33
导读:1.公司行业特征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3年的资本结构情况按照行业门类进行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
1.公司行业特征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3年的资本结构情况按照行业门类进行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在增长率产业分类法下,不同产业的资本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在1999年以前,不同产业的资本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差异并不明显。由于当时我国上市公司还属于稀缺资源,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意识、投资素质还不是很高。同时在我国资本市场设立的初期,相关法规及政策还不健全,对上市公司的配股、增发的要求条件并不非常严格,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融资大都可以通过配股、增发等手段解决,这样一来不同产业的上市公司,即使是衰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本结构也相差无几。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自身素质的逐步提高,公司自身素质在融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行业的公司在不同投资者心目中具有不同的地位,资本的提供者对资本的投向就有了一定的选择,由此决定了不同产业的资本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2.公司规模
公司规模的大小也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大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信用条件、在资本市场上被投资者认可度等都不一样,因此他们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肯定会有不同的考虑。许多研究表明公司杠杆率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公司发行债务和股票的交易成本与公司规模负相关。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就不同的发行决策有不同的交易成本时,可以想象公司规模是决定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权衡理论认为,公司直接的破产成本是固定的,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公司的边际成本递减,破产成本只占公司价值的很小一部分。此外,根据不对称信息理论,相对小企业来说,大企业信息的披露更充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低;另外,企业规模越大,更容易实行多元化经营,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倾向于债务融资扩大其财务杠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公司股本结构
公司的股本结构决定了公司的治理结构,选择有效率的治理结构问题近似于为企业选择一个恰当的资本结构的问题。中国的证券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一个显著不同的特征,在很多上市公司中,国家都是居绝对控股地位的第一大股东。在这样一种扭曲的股本结构下,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功能注定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必然也会反映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有过度投资、做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我国可能会更明显,因为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都是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几乎无法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作出有效约束,这也是前几年造成我国银行产生大量坏帐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近两年情况有所好转,但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越大,相应的负债融资的比重也应该越高。
4.公司的盈利能力
基于非对称信息的融资优序理论的观点认为,公司会优先选择未分配利润作为投资的资金来源,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考虑债券和股票融资。因此,高盈利的公司通常会选择较少的债务。公司内部投资者和外部投资者的最优契约可以被解释成债务和股权的一个组合,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常会选择一个较低的债务水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营业务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且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存在中度的负相关关系。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时,企业就可保留更多的盈余,因而负债率较低。获利能力对资本结构影响较大,中西方情况都相同。企业投资报酬率高、获利能力强,其内部积累能力也较强;企业的获利能力较差时,则不得不依赖负债融资。差不多经营效益差的企业都伴随着高负债率,这在我国已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