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业务的制度分析(1)(2)
2015-04-10 01:11
导读:4、过长的流程链造成的效率损失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呈现的特点是层次多、环节多,而运行效率不足。由于环节多,导致一笔贷款经手人员多,产
4、过长的流程链造成的效率损失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呈现的特点是层次多、环节多,而运行效率不足。由于环节多,导致一笔贷款经手人员多,产生职责不清。以县级支行报送一笔省行权限内的贷款为例,从支行受理项目起到省行行长签批同意,至少涉及30个人签字,涉及部门环节达8个:支行业务科——支行领导——二级行尽职调查小组——二级行风险评审委员会——二级行领导——一级行尽职调查小组——一级行风险评审委员会——一级行领导。在该流程中,贷前调查、项目评估、尽职调查、风险评审、贷款审批等环节都要写出相应的报告,经过两次尽职调查,两次风险评审,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
一笔贷款经过的环节和过程如此复杂,不仅不利于提高效率服务客户,而且由于环节多不利于分清责任,难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也极容易因效率低下,而失去客户和市场。
三、基于制度分析的改进策略
当前,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一个重点。贷款审批制度则是信贷管理体制的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贷款审批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之有效的贷款审批制度。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
对信息不对称市场上信贷配给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