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货币银行论文:论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分析

2015-05-06 02:0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货币银行论文:论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论文提纲:  关键问题:央行货币政策为何失调? 
论文提纲:

  关键问题:央行货币政策为何失调?
  原因分析:1基于货币银行学分析——货币政策效果
  美元泛滥下的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供应量循环增大
  人民币升值预期无悬念
  汇率政策不合适新环境
  2基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经济环境
  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元的持续走软
  中国与世界经济:国际热钱进来了
  结论:央行政策要更神秘——格林斯潘的语言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余论:四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论文主题: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分析
  
  一直以来,一连串的经济数据令人沮丧。(叶檀,2008)以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为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屡次集体亮剑搭桥也难抑经济高烧之火。中国经济非但没找到下行的梯子,相反,在那片增长速度足以登峰造极、“独孤求败”的高原上如《指环王》中人族法师甘道夫一样被囚禁在高塔,苦苦等待解救他下来的秃鹰……

  中国经济怎么了?央行金融调控政策本身又怎么了?为什么两者作用下本应协同的效果从未得以实现?而我们看到的一连串的现实是:居高不下的CPI与GDP增幅,以及日益扩大的外汇储备和一步一个脚印稳稳下降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什么中央银行三令五申的——被西方世界认为是宏观调控的重型武器——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在人民银行的实施下哑了火?“猛药”变了“纸老虎”吓不走蠢蠢欲动的汹涌“热钱”,个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央行货币政策本身开始反思?

  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近4年来,见诸报端谈论最多的重大举措包括5大方面:ⅰ6次加息,每次上调;利率0.27%(存款)——0.52%(贷款);ⅱ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25个百分点;ⅲ创造和恢复央行票据与特种存款等金融创新工具;ⅳ汇率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ⅴ多次召集商业银行主持“窗口指导会议”。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公开市场操作是利率和基础货币变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基础货币又是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西方金融学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米什金,198?)。所以,首先我们将要分析的货币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

  ⅰ、ⅱ两方面均属能动公开市场操作。仅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说,当今西方成熟国家均鲜有使用,而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然而,从可看到的事实中可知相关政策并未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否则,央行也就不必三番五次地倒腾这项政策。)自98年以来,中国每月新增外汇约为300亿美元,以现行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7计算,仅此因素下,2008年每月中国新增的外汇储备是2100亿元,这些外汇占款经央行购买再经银行体系倍数原理放大后,增加的存款数额将是惊人而巨大的。这种存款的激增并不是我国居民创造积累的财富,而是国际游资追逐人民币所带来货币的膨胀效果(于学军,2006)。那么,中国出口及外贸顺差剧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跨国外包、全球化(外电评论: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全球的中国化)、独立经济生产链重组在IT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处于加速阶段,并且,不能外包的生产服务也能实现,FID在中国的投资大幅增加随时也替代了中国进口(周小川,2006)。原来需要进口的可以不出国门即可得,进口放缓,于是进出口差额拉大。从这个角度也可得出与前文相同的观点:巨额贸易顺差并非是中国居民创造的真实财富,而是有相当水分。由此,我们可以质疑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现行中国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

  值得提一下的是商业银行在此政策下是受害者。无论是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都是收回商业银行剩余流动性。居民储蓄的存款被存款准备金率牢牢拴住,——只能回归无用不能创造应有价值,而此过程所造成的损失及成本都只能商业银行默默埋单。据在《金融时报》披露的各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净收益明显下滑,收益额最大的却是中国农业银行,而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年前购买了央行的巨量票据,使其坏帐资产比率不想其他商业银行那么触目惊心。尽管这结果一部分是由于大地震使银行坏帐呆帐迅速增加,但商业银行本身受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引发的久伤却是根本。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问题的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