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前景之我见(1)
2015-05-12 01:1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欧元前景之我见(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随着1999年的临近,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采取积极措施,表示坚决
随着1999年的临近,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采取积极措施,表示坚决执行《马约》的规定,按时启动欧洲货币联盟第三阶段,全面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这使得“欧元”呼之欲出。欧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发展过程。六十年代欧共体就筹划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然而直到三十年后1992年2月欧盟成员国才正式签署《马约》。形式上由最初的“蛇形”浮动,演变到后来的欧洲货币体系,再发展到将要面市的欧元。探讨未来欧元的前景,笔者认为高度一体化的欧盟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决定了未来欧元一定会走强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货币联盟本身仍存在着众多的深层次的矛盾,动荡不定将成为未来欧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一、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欧元走强势的重要保证
二次大战后,与当时的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相适应,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货币,建立起来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政治影响力逐渐减弱,相反德国、日本经济崛起,政治影响力不断加强。这种形势导致美元一统天下的格局不复存在,马克、日元对美元的主导地位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美元占主导地位,但不是绝对优势,马克、日元与美元三大货币割据的格局。以欧盟为依托的欧元是国际货币领域中的重要一极,它必然充分利用联盟的政治、经济实力,继续向以美国经济作后盾的美元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
笔者认为判断一种货币是否能够走强势,关键要看这种货币背后的经济集团是否拥有巨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而在这一点上欧盟已经显示了强大的实力。下面笔者将通过对比欧盟与美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与货币地位关系较密切的)来说明这一点。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从战后到今天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国经济呈下降趋势,占
世界经济的份额也不断减少,从战后初期的50%到现在的25%,对外贸易份额则从60%下降到近年的15%;相反,欧盟的经济却是迅速发展,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持续增长,从战后的10%上升到25%,对外贸易份额则从20%上升到40%。
(一)欧盟GDP的强劲增长推动欧元走强势
九十年代以来,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到1996年底,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7539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是75293亿美元。 再从增长的速度来看,欧盟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89年的45279亿美元增长了66.5%;而美国则是从52508亿美元上升到75293亿美元,增长了43.4%。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估计本世纪的最后几年中,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欧洲统一大市场优势的发挥,欧盟的GDP将增长将明显处于上升走势,1997年、1998年的GDP增长率分别是2.4%和2.9%;而美国的GDP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1997年是2.9%,1998年是2.2%。所以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欧盟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无疑是推动欧元走强的重要因素。
资料来源:INERNATIONL FINANCIAL STATISTICS
(其中1997、1998年是以有关专家预测估算出来的)
(二)欧盟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欧元强势地位更加巩固
欧共体的进出口总额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最大的经济集团。到1995年底,美国的出口额是5847.43亿美元,进口额是7709.58亿美元;而欧盟的出口额则是20073.61亿美元,进口额是19166.43亿美元。当然,欧盟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约有2/3的份额是在联盟内部进行的,因此当我们考察欧盟的对外贸易时,应当将这2/3看作是联盟的内部贸易。如果我们以这个比例粗略估算的话,也不难看出欧盟的进出口额与美国大致相当。所以,欧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会愈来愈重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再从国际贸易平衡角度来看,即使仅从上面数据来看,欧盟的出口额是美国的3倍多,进口额却只是美国的2.5倍,可以发现欧盟的国际贸易平衡状况好于美国。实际考察两者的国际贸易状况(见下表),进入九十年代美国的国际贸易平衡持续恶化,巨大的贸易逆差严重影响美元的汇率走势;相反,欧盟的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必然为未来欧元走强势提供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