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对策(1)
2015-05-25 01:4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对策(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银行零售业务以其较高的利润率、较低的风险和广阔的市
摘要:银行零售业务以其较高的利润率、较低的风险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受到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开展零售业务时,商业银行应从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入手,实行客户群细分,突出服务的个性化,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完善服务渠道。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对策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以其较高的利润率、较低的风险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全球性金融巨头通过混业并购、跨国设点等方式,不断拓展新的零售业务市场,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也纷纷把眼光转向零售业务。2006年11月,中国将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开放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而且没有行业、地域限制。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全方位零售金融服务的时代已到来。
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内涵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指商业银行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零星的小额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种零售业务以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具有分散性、多样性、需求差异性和交易频率高的特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与传统业务的区别主要在于服务对象、交易金额、服务方式不同,其平均资金成本不同,客户流动性不同及风险发生率不同。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可分为五大类: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消费信贷业务、贵宾理财业务和传统零售银行业务。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范围已由最初以个人信贷为主逐步拓展到包括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教育等多个领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实质是金融在个人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延伸和发展,它之所以能成为现代“银行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不是银行单方面推动的结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商业银行在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由于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信用中介和支付清算功能的延伸,特别是投资功能、理财功能、代理功能、担保功能、信息评价功能的出现和完善,商业银行在金融零售业务市场上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不仅提供货币兑换、储蓄存款、消费者贷款、贵重物品保管、个人信托等传统个人金融服务,而且包括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理财、财务咨询、信用卡、出售保单、退休计划、证券经纪、共同基金等金融服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随着2006年12月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内部控制度和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业经营风险断上升。而银行传统业务的经营日益困难,传银行业务步入了“微利”时代。同时,随着中国人WTO承诺的全面兑现,中外资银行业的竞态势将由彼此相安无事演化为正面交锋,尤其是双方将在零售业务方面围绕客户、产品、渠道和人才展开激烈竞争。因此,拓展经营领域、深化服务内涵、寻求功能创新等为主要内涵的零售业务是我国银行业在当前经营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现状
随着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及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开始呈现复杂性,产品种类逐渐丰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已涉及储蓄业务、银行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中间代理业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领域。其中,在资产业务方面发展的重点是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业务。而消费信贷中又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占整个消费信贷的近80%;在负债业务方面,人民币理财业务正迅速成长。
1.信用卡业务。自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开始代理国外信用卡业务并于1985年6月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我国银行卡业务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中,从各自为政到联网发行,功能不断完善。据统计,截至2005年9月,我国银行卡发卡机构达190多家,发卡总量约9.2亿张。据麦肯锡公司预测,信用卡市场2013年利润将达130亿元至140亿元,成为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第二大零售信贷产品。但我国银行卡的发行尤其是信用卡发行在数量和功能、使用便利度等方面仍较落后,除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商场、酒店、宾馆外,持卡消费仍未普及,银行卡更多的是作为方便个人提现的工具,而带有透支功能的贷记卡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借记卡占到信用卡总量的95%以上,贷记卡只占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