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1)

2015-12-18 01:26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一、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广义上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在资产业务中,经营资
一、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
广义上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在资产业务中,经营资产风险超出预先估计,造成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银行在信贷业务中,按期收回本金、利息的贷款称为正常贷款;相反,银行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借款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偿还全部本金或利息,造成银行损失的这类贷款,称为狭义上的不良资产或不良信贷资产。本文所探讨的是狭义上的不良资产。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危害
近年来在金融性报刊公布的个案调查显示,不良资产占比在20%以上,此比例也被专家学者及人行总行所认可。1994年末,全国银行贷款余额x x xx亿元,其中,四家专业银行贷款余额为亿元如不良资产占比在20一30%之间,那么,四家专业银行不良资产总额大约为XX//亿一x///8200亿元。
巨额不良资产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以下危害:
1.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特别是在银根紧缩或出现存款滑坡的情况下,银行无法通过贷款回收来增加头寸,往往出现支付困难,影响银行声誉。2.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即使有抵押物可以变现,但也存在一定的资金损失。资产存量制约着资金周转,使银行资金无法运用到收益更大的项目上,这对银行资金来源也是一种损失。
3.导致银行财务状况恶化。不良资产对银行财务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较多的贷款利息无法收回,银行却要如实支付这部分资金的利息及其它相关费用。另一方面,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一定时间内无论利息是否实收,都要计入营业收入。由此而论,企业所欠利息越多,银行虚盈实亏现象就越严重。
4.制约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资金是生产要素的龙头,资金沉淀配置效益便无法发挥,这又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实现。
由此可见,巨额不良资产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步履艰难,阻碍了银行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参与国际竞争。因此,释解不良资产,并消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已刻不容缓。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三、不良a资产的成因
1.宏观经济形势剧烈波动及投资膨胀,是导致大量无效资产的政策性原因。投资的增长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前提条件是进行有效的投资,即投资的增长形成有效的供给,经济增长质量达到预期目的。超出国民经济增长的投资膨胀,在银行方面的反映就是大量信贷资产呆滞于陷入困境的企业中。
2.信贷资金财政化。当80年代初实行“中短期设备贷款”和“拨改贷”后,企业的新建项目也开始依靠银行贷款,到80年代中期财政已基本不向企业增资拨款,应由财政支付的一些固定资产投资改由银行向企业贷款,应由财政支付给企业的流动资金也改由银行向企业贷款解决,应由财政拨付的国家储备物资资金改由银行向企业贷款。企业对银行的过份依赖逼迫银行不得不发放一些质量不高的贷款。
3.财税体制畸形,致使国有企业注资不足。建设银行的基建贷款,中国银行的固定资产外汇贷款和工行、农行的技改贷款,本应由财政作为企业的资金无偿拨付给企业,但规定向银行借款,使得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自有资本比例过低。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初探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问题的探讨
    上一篇:利率调整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