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管制解除后资本市场的反应的研究(1)(2)
2016-04-10 01:08
导读:三、我国股市反应情况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对政府管制解除政策的反应不足从而导致财务报告中对管制解除的信息披
三、我国股市反应情况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对政府管制解除政策的反应不足从而导致财务报告中对管制解除的信息披露不足。但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对这种信息的反应究竟如何呢?是否也像管理者那样反应不足?有效市场理论表明: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将会对资本市场的信息做出反应[4]。下面通过研究上述政策信息公开前后上述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化情况来揭示我国资本市场对以上政策信息的反应情况。研究思路是通过对政策发布日(2005年2月24日)前后的超额收益的均值的计算,以累积超额收益的大小和正负来表示样本公司的股价变动趋势。国外的实证会计研究的结论一般表明,不利的政策信息发布前,股价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是,总体而言股票的收益率将会下降。而我国股市,对于政策信息的反应如何?目前国内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少。本文以下部分通过实证样本公司的股价反应情况,试图为理解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二)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根据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表明,一般而言,股价会对政策性信息做出反应。通常在政策发布前由于信息的提前泄露,而股价走势往往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具体而言,在政策发布前,利好的信息会出现正的超额收益,利空的信息会出现负的超额收益。信息发布以后,随着市场对信息的吸收,股价受到信息的影响逐渐减小。所以,本文的研究假设:(1)市场会通过股价的波动对政策性信息做出反应;(2)如果是利好的信息,股价将会呈现上升趋势;如果是利空信息股价将会下降;(3)信息正式公布之前,股价的波动比较明显;(4)信息正式发布之后,股价的波动逐渐减弱。本文研究采用累积超额收益法。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我们可以根据大盘收益和各支股票的收益率的关系,确定市场上每只股票的预期收益,并以研究期内实际收益和超额收益的差额即累计超额收益作为股价变动的反应。正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表明股价上升,负的累积超额收益表示股价的下降。本文研究了深沪两市的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在政策法规出台日的2月24日前后的15个交易日(即3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情况。由于本文前部分研究的是上市公司的信息自主披露情况,为保持一致,所以这里仍选择前部分的研究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我国实证研究中常用的累积超额收益法。其主要的统计分析模型和研究步骤如下:(1)计算实际报酬率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式(1)式(2)其中:为股票i在交易日t的日报酬率;和分别为股票i在交易日t和交易日t-1的收盘价;代表t我国股票市场的大盘收益率;和分别代表我国股票市场在交易日t和t-1的收盘价;
(2)计算预期报酬率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可以得到的计算公式:
式(3)其中,公式中的和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个股i与股票市场指数在事件日前的75个交易日至15个交易日期间的实际收益率进行一元线形回归求得。
(3)计算超额收益率
①平均超额收益率ARt的计算
式(4)式(5)
其中,公式中的N为所选取的样本个数;;
②计算累积平均超额收益CART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