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危机下基层商业银行危中求机

2016-04-29 01:0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基层商业银行危中求机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各行各业都受到巨大冲击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各行各业都受到巨大冲击,在这场灾难中,商业银行首当其冲受到巨大影响。面对危机,各商业银行都开始调整策略,改变经营模式,争取在危机中度过难关。 本人虽然不能深入浅出地完全的谈论出商业银行策略经营的战略变改。但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一些变化。在寒假即将结束时,我打算将学生的压岁钱存入银行账户。以前,只要是客户办理存款业务,银行就会照办,但这次,银行的客户经理极力向我推荐理财型的投资货币基金,对我所要求的办理存款,并不赞成。我想,这虽是件小事情,但以小见大,可以看出银行的业务开始有促动客户倾斜拉动投资产品业务的倾向。金融危机下,国家出台的政策基本上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同时降低利息,过低的利率使得银行基本没盈利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愿接受客户存款就理所当然,所以银行将产品营销方向大多转到了基金及理财产品方面,指望通过办理基金等委托代理类业务来获得更大利润。 写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有所疑问。金融危机使得股票市场一落千丈,基金收益也大幅缩水,基民们翘首以待指数上涨,好借机赎回,以解深套之苦。商业银行这么极力推销基金会有人进入吗?通过与营业厅大堂营业经理的交谈,我发现她向客户推荐的基本都是与保险有关的投资理财型产品,如盈利多。这种产品投资时间很长,可以长达70年,盈利也不是很高,是一种稳定保障型的代理存款业务。所以在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下,愿意投资这种基金的人也不在少数。商业银行的这种做法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在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受到多大的冲击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这个资料中有得一见。目前美国商业银行普遍业绩不佳,利润下滑,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巨亏,财务困境不断增大。在欧洲,德国的商业银行坏账高达政府债务的两倍,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1月19日指出,2008年该行可能亏损两百八十亿英镑,将创下英国企业史上最大亏损纪录,商业银行体系面临的问题与日俱增。其银行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房地产抵押贷款损失巨大。二是经济衰退,信贷减少,利润下降。三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四是失业增加,居民收入下降,银行的不良贷款也会进一步增加。五是银行自我保护的动机往往会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银行体系的安全。 由此可见这次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不小的不良影响。那么商业银行今后何去何从呢?是不是此后的发展机遇会大大减少呢? 有一本书曾经说过,金融危机带来的不仅仅是危,也有机。要善于从中寻找到机会,便可以转危为安。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也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危机总是与机遇相伴随,危中有机,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牢牢抓住“危”中之“机”,“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从事物发展规律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而矛盾双方的力量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此消彼长,主次地位也会出现逆转,由此发生质的转变。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经济周期理论看,经济总是按照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运行,萧条之后便是新一轮的复苏,因此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曾说过“为危机而担忧是大可不必的,对市场经济来说,萧条是一服很好的清醒剂”;从历史实践经验看,众多企业就是因为抓住了“危”中之“机”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大萧条后IBM的全球崛起,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汽车业的辉煌,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电子的腾飞,等等。总之,危机往往会动摇旧的规则,促成变革,从而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转折点。 这说明,商业银行完全有能力使自己在金融危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那么,问题是该如何在拓展中获得生存与再生呢? 马蔚华提出了十条观点。第1 ,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强力实施。第2 ,市场主体结构的重新洗牌。第3 ,企业调整转型的加快实施。第4 ,居民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第5 ,同业竞争格局与策略的悄然变化。第6 ,直接融资工具的快速发展。第7 ,产业区域转移的加速推进。第8 ,人民币债券投资的空间拓展。第9 ,跨境企业避险、套利的需求加大。第10 ,吸收人才的良好时机。 从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要抓住国家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利用这个平台,推出适于自己的经营方式,发展自己。另外,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只要在金融危机中把握好发展方向,积极找办法应对,一定会收获到比较好的结果。 那么,基层商业银行如何“危”中求“机”呢。首先,要明白自身经营的环境与现实问题,从市场中寻找经营发展的对接点。例如,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催动地方政府进行大面积投资,一些企业将受惠与巨额投资,进而拉动生产需求。商业银行占据众多投资渠道的主动优势,因此,着眼区域大项目,紧跟信贷投资,启动稳固的贷款利率收益,应当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资本市场虽然低迷,但社会大众中的闲置资金依然可观,在几乎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时代,储蓄、购买国债虽然基数庞大,但以新资本经济时期的投资理财思路而言,传统的投资理财方式的资金规模强劲增长的趋势并不会大,大部分的人还是把本金增值保值的希望放置到银行创新的投资理财产品方面来。因此,商业银行还是应借助资本市场这个大平台,创新服务手段,营销避险趋利的新兴客户理财产品,获取大面积的、较为突出的收益。另一方面,法人理财项目资金额度大,投资前景宽阔,避险作用明显,给银行、给企业都会带来不菲的盈利,可作为产品创新营销的重点途径,广泛的开展起来。 第三,把投资的方向瞄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新一轮经济崛起的强大引擎,它们优势突出,大多是生产高、精端技术产品,隶属高新技术产业,经营产品更新换代快,风险比较集中,但收益巨大。随着国家产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中小企业,尤其是优势突出的核电、光电、风电、太阳能产业等;有广阔的出口市场的机电、机械制造及化工类产品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扩张规模和效益。商业银行可紧抓龙头企业,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排队贴签,给予有力度的信贷支持,拓宽资产业务经营渠道,实现银企双赢。 第四,细分目标客户,把经营目光投向县域经济。中国县域经济战线长、特色众多,盈利项目潜力大。以前商业银行进行机构整合时,撤掉一些县支行或合并掉一些分支机构业务。在当前拉动内需,扩大县域投资的机遇期,商业银行可细分客户,甄别行业,启动个别县支行有需求的金融业务,如资产业务等;也可视县域进出口业务发展状况,开办原来停止的外汇业务;甚至视县域经济环境而定,恢复过去撤并掉的网点经营机构,吸收一些存款和客户,拓展业务面,创新一些新途径。 第五,开展综合金融业务服务,全面保障业务有序可持续发展。尽快优化客户服务工作,努力满足客户特色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完善客户服务手段,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突出在项目贷款、投资咨询、住房信贷等方面,提供一条龙金融产品服务;发挥商业银行在网点规模、电子银行、银行卡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客户——个人及法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全面提升客户的价值创造能力,增加银行利润收入。 第六,选准市场切入突破口,重点做强做大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不占用银行自有资金,却能够带来不可估量盈利收入的业务。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推出300百多种中间业务产品,子系品种可达数以千种类型,在社会中反响很大。比较突出的产品有:个人业务品种,如投资理财、便利金融、个人贷款、存款服务、理财产品、理财金账户等;信用卡业务品种,如牡丹信用卡、牡丹运通商务卡、牡丹国际借记卡等;个人、法人投资理财业务品种,如理财、保险、基金、股票、黄金、债券、外汇、期货等;新兴中间业务品种,如国际结算、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及E动天地等。中国人口众多,中国企业规模巨大,个人金融业务和法人金融业务市场广阔。虽然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工具创新给当前的经济运行和金融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只要加强金融监管,加强业务规范化运作,加强业务拓展创新力度,加强金融服务需求探索与努力,找准商业银行自身市场的定位,瞄准重点业务的发展范围和中心目标,相信一定能够突出重围,“危”中求“机”。(此文为读金融学大三的女儿王雪聪所写)论文出处(作者):王雪聪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与发展
上一篇:多元化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