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当前股市的解释(1)(2)

2016-05-01 01:05
导读:1.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1951年,O. K. Burrel教授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中,将经济学与行为 心理学 相结合,被认为是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1.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1951年,O. K. Burrel教授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中,将经济学与行为心理学相结合,被认为是行为金融学的产生。Paul Slovic 教授和Bauman教授(1972)的《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这一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行为金融学通过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假说——“理性人”假说的质疑,提出了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而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表现为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
  在金融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将使其实际决策过程偏离经典金融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并且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统计平均而消除。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指出市场上有两种交易者,一种是信息交易者,信息充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模型进行资产组合,而另一种交易者是噪声交易者,他们没有均值和方差方面的偏好。这两类交易者在市场上是互相作用的,市场是否有效取决于这两类交易者的比重。
  
  2. 行为金融理论对当前股市问题的解释。当前股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市场下跌引发的讨论与股权割裂认识的深化;博弈格局的变化与负和博弈观念的扩散;投资者结构的变动、交易机制的缺陷与流动性风险的失控。
  (1)股权割裂导致投资者信心的崩溃。行为金融学认为,支撑股票市场短期走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信心。行为金融学提出了“非完全理性人(not fully rational)”的假设,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和决策行为会受到心理或情绪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是包括投资者的心理和信心在内的全部所得信息的总和。行为金融学提出以信心为基础的反馈环理论,认为发生正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增长使投资者的信心增加。但投资者的信心不可能持续高涨。当前,投资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股权割裂导致的非流通股股东和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负和博弈现象。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负和博弈现象。若能永久维持股票市场股权的割裂,股票市场能够在一个“负和博弈”的格局下平稳运行。现行的博弈格局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非流通股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博弈;第二个层次是公众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第一个层次的博弈类似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中的钱币拍卖模型。在国有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博弈中,拍卖的标的物就是流通股,一旦投资者购买了流通股,就掉进了中国股市的“圈钱陷阱”,形成流通股股东之间的越陷越深的“负和博弈”格局。广大流通股股东已经越来越清楚了“负和博弈”的游戏规则,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的局面就是用脚投票,除非国有股股东首先按照对等的市场原则“购买”流通权。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影响收入分配的金融因素及相关政策分析
金融经营及监管体制探讨
上一篇: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