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证券借贷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6-06-08 01:0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韩国的证券借贷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根据韩国民法的规定,证券借贷是一种消费借贷行为,当双方当事人接受(返还
根据韩国民法的规定,证券借贷是一种消费借贷行为,当双方当事人接受(返还)证券和借出证券的种类与数量都相同时,证券借贷契约成立。 引言:所谓证券借贷,是指长期持有证券的法人机构(出借者)通过中介机构将其所持有的证券暂时借给因投资策略而需要证券的其他法人机构。一般来说,出借者往往是开办证券借贷业务的证券金融公司。在证券借贷期间,出借者仍然拥有获取证券的股利、股息等权利,并且向借贷者收取一定的出借费用。与此相对照,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券商申请融资或融券,以此来买入或卖空证券,通过杠杆达到扩大投资收益的目的。 韩国1995年开始建立证券借贷业务,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后,加快了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开放进程,目前韩国已经有较大规模的证券借贷市场和较为完善的证券借贷制度。本文通过介绍韩国证券借贷市场的发展和相关规定,希望能对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引入信用交易和证券借贷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韩国证券借贷市场的基本状况 韩国的证券借贷市场建立于1996年。1996年,韩国证券集中托管公司 (Korea Securities Depository,KSD)开办了证券借贷业务,韩国证券金融公司 (KSFC)开始为证券借贷进行担保。 2000年6月,韩国证券金融公司不再为韩国证券集中托管公司承担担保责任,同时KSFC开始从事证券借贷业务,其目的在于增加证券借贷市场的竞争性,提高市场效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证券市场几乎禁止融券卖空(见表1,表2),KSFC只允许证券商融资买进证券。尽管如此, 2001年韩国的证券借贷业务仍然达到 3570万股,交易金额达到12025亿韩元 (约9.06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韩国证券借贷市场仍然比较活跃。根据韩国证券集中托管公司的分析,韩国证券借贷市场的活跃与许多投资品种的存在而导致的策略交易对证券借贷产生的大量需求有关。比如2001年韩国证券市场中存在存托凭证(DRs)、可转换债券(CBs)、含认股权的公司债券(BWs)等与标的股票价格相联系的证券,这使得各种套利活动非常活跃,因此这些策略性交易产生了证券借贷需求。从表3看出2001年第4季度证券借贷更加活跃,这是因为,KOSPl200指数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而产生套利机会,套利者大量买入期货并卖出标的指数成份股票,进而产生借券需求,使证券借贷量大幅增加。原来KSD证券借贷的申请人仅限于证券和金融法人机构,但从2002年开始,KSD将证券借贷申请者扩大到其他法人机构。由于KSFC的证券借贷制度与KSD基本一致,且KSD的证券借贷制度历史更长,故本文的介绍以KSD的借贷规定为主。 韩国证券托管公司的证券借贷制度 一、证券借贷市场的参与者 根据韩国民法的规定,证券借贷是一种消费借贷行为,当双方当事人接受(返还)证券和借出证券的种类与数量都相同时,证券借贷契约成立。证券借贷市场包括三方:证券借出方、证券借入方和中介机构。证券借贷的借出方一般包括证券保管机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商、退休基金等。出借人通过借出证券而获取借券费用,在证券借贷期间,出借者仍然拥有证券的股利、股息等权利,但没有表决权。如果在借出证券期间,证券发行公司又发行新股,那么出借人可以将认购新股的金额付给借券人,由借券人负责认购,并在新股上市后两个营业日将认购的新股付给出借方。参与证券借贷业务的借券方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各类机构投资者、国内外的证券公司等。其借券的目的主要包括:(1)策略性交易。如卖空交易、可转换债券的转换、存托凭证的套利、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的套利以及风险规避等。(2)避免由不能及时交付证券而产生的信用风险。(3)应用于其他各种金融投资策略而产生的证券需求。在韩国,证券借贷业务的中介方包括韩国证券托管公司(KSD)以及韩国证券金融公司(KSFC),中介方负责提供包括交易中介、撮合、交付、返还证券以及担保品的管理等服务。 二、证券借贷的流程 首先,证券的借贷人和出借人将证券借贷申请材料输入韩国证券托管公司的终端系统(SAFE),该申请材料包括证券名称、数量和费率,根据输入的材料,中介机构韩国证券托管公司审查证券名称、数量、费率、借贷时间期限及担保品等条件,如果符合交易条件,则交易成立。债券的借入方必须提供现金或股票、债券、其他有价证券等担保品交给担保品管理人或出借方,以保证返还借人的证券。担保品的维持率一般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