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4)
2016-06-09 01:00
导读:5、对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 此次准备金率提高对个别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银行影响较大,而对大多银行来说,由于它们手中尚掌握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5、对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
此次准备金率提高对个别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银行影响较大,而对大多银行来说,由于它们手中尚掌握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随时可以变现,所以调高一个点减少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头寸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总体来看,以年为单位,法定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对已上市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约1分钱,再加上政策出台的时间,2003年已过去了大半,这种影响将进一步缩小。下面我们通过两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做进一步分析。
(1)招商银行
2002年底,招商银行存款余额3004亿元,2003年底接近3700亿元,年均约3350亿元。为简化处理,假设2003年度招商银行按平均存款增加法定准备金的上存。由于法定准备率上调1%,这等于招商银行必须再把33.5亿元(3350*1%)的资金存放于中央银行。假设增加法定准备金存款后,等额地减少了高收益的贷款。
2002年招商银行平均的贷款利率为4.80%,平均存款利率1.21%,存贷差3.59%。以此为基准,如果不是增加法定准备金,则年均33.5亿元的正常类贷款带来的税前利润(利润总额)约12000万元,约合净利润8000万元。
由于目前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为1.89%,法定准备率上调1个百分点后,招商银行增加的法定存款准备金33.5亿元将获得约6300万元的利息收入。
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看,其全年税前利润约减少6000万元(12000-6300)。招商银行目前的总股本570681万股,扣除所得税后,法定准备率上调对招商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不会超过1分钱。所以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该行2003年度每股收益的影响微乎其微。
【注: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比率越高说明每股收益能力越强】
(2)民生银行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民生银行2002年底存款余额为1847亿元,2003年底存款余额将超过2900亿元,年均约2400亿元。2002年,民生银行平均存款利率1.71%,平均贷款利率5.64%。按照上述同样的,法定准备率上调1个百分点后,民生银行全年税前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目前,民生银行总股本336274万股,不考虑民生转债转股因素,法定准备率调整对民生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同样不会超过1分钱。
其他几家上市银行(如深发展、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也大体如此。
四、未来发展趋势
国外中央银行通常不为准备金支付利率,央行下调准备金利率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准备金利率的下调可能带来宏观经济过热,因此预先调高准备金率防止经济过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2003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行长周小川继续强调,要保持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适度”。
目前市场对于准备金率二度上调的预期变得极为强烈。也就是说如果央行还是继续实行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那么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升温,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果货币供应量没有压下来,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的机会相当高。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可以采取提高利率的方法吸引货币回笼。但也有人认为,央行再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概率远比上调银行利率要来得大,因为上调利率只会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为强烈,人民币外汇占款问题依然严重,提高利率只能为海外“热钱”提供更大的套利空间。
另一方面,目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钢材和有色金属等一些“重头”行业,在它们的最终需求方,如住房和汽车产品市场都开始明显有了积压现象。“投资热潮”并没有伴随强大的消费热潮,随着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和品市场价格指数的稳定,企业利润率面临着直接挑战,利率上调会导致更多负面因素。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事实上,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二度上调的决定性因素是:决策部门对整体经济是否过热做如何判断!对此许多学者众说纷纭。
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制定货币政策,应同时对汇率、通胀率、货币供应量等要素进行综合衡量,各有权重,不能仅仅盯住货币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