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应用(1)

2016-08-14 01:1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应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市场竞争迫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我国
市场竞争迫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我国商业银行都已认识到了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而且也正在探索如何应用管理会计之路。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一家银行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管理会计系统,各商业银行仅在某些方面应用了管理会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笔者根据调研和从文献中所掌握的资料,现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发展与应用情况作简单分析。

  一、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与运用

  综合经营计划是商业银行通过对其财务资源的安排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各商业银行都已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编制和运用综合经营计划。由于各家商业银行的基础和管理水平不同,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无论是指导原则、框架、基本内容,还是编制方法都各不相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零基预算方法已得到普遍应用,预算内容上大体包括了西方银行的财务预算范围。其中,中国建设银行的综合经营计划较为详细。
  中国建设银行自1997年开始按“零基预算法”核定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财务考核指标体系,通过逐年总结和改进,预算制度逐步完善。为适应激励机制的改革要求,2000年又对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方法作了重大调整,将劳动增加值和资本增加值的测度作为贯穿整个计划的一条主线。其核心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测度产品和部门的劳动增加值,并据此横向分配人力费用,从而形成与分行绩效、产品绩效及部门绩效紧密挂钩的全方位激励约束机制。总行在各分、支行上报综合经营计划试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审查平衡并对编制方法作适当调整,经总行资产负债比例委员会审议后,报总行党委审定,确定全行全年综合经营计划。其主要特点为:以增加值测度为主线,在纵向和横向上全面体现激励机制;以计划方法和管理参数的逻辑约束来控制、提高综合经营计划的科学性;综合经营计划与财务预算融合贯通,综合经营计划的内涵更加丰富;实行细化到主要产品的增加值测算,增强各产品部门参与计划编制实施的主动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

  强化成本核算和费用管理是提高银行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制定了相关的成本核算和费用管理政策。
  建设银行的做法是:横向上,将财务收支纳入本级财务统一管理,本级费用由本级财会组织核算,本级财会部门以外任何部门一律不得开立费用账户(政策性房贷业务除外),从而解决了长期形成的多头管理、财权分散问题。纵向上,在全行统一预算、统负盈亏的前提下,从总行到县(市)支行实行了分类授权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县(市)支行和少数二级分行着重用管理会计方法控制、考核。费用的管理普遍实行了预拨费用制,对县支行分别实行送审制、报账制和领用制等办法。
  中国银行的做法是:(1)推行“一个城市一个财务中心”的财务管理体制。该管理体制1998年在全行推广后,集中了财务审批权限,增强了对基层机构,特别是对县支行的财务控制能力。在一级分行普遍建立“财务中心”后,二级分行也基本建立了“财务中心”,上收县级以下机构的财务审批权,办事处、分理处、储蓄所实行费用开支报账制。凡已实现辖内电脑联网的二级分行,对县支行的财务开支均视同同城机构管理,实行报账制。(2)实行费用专户管理。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各项费用开支实行专项、专户管理,严格分清业务经营资金和费用支出资金。除了业务发展所必需的费用开支以外,对其他费用项目各行都采取了切实措施,压缩支出规模。要求各行取消各部门的多头开户,只在财会部门设立一个“费用存款专户”,并不得透支。同时规范工资核算和管理,要求各行对各项工资性支出都必须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并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政策。(3)加强对装修及租赁等项开支的管理。(4)推行分部门核算,逐步实行绩效挂钩。分部门核算在全系统推广后,准确反映了各部门的成本和效益情况,增强了部门成本意识、效益意识。(5)在费用控制方面采取总额控制与比例控制相结合的措施。对全系统费用实行费用指标总额控制,各管辖行根据辖内情况进行分解,逐级下达。费用总额指标是一个硬性的预算约束指标,各行未经上级行批准一律不得擅自突破。对于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费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6)在费用分配方面,实行“按季下达,按月监控。”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建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