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区域异化的内生逻辑(1)(2)
2016-08-14 01:15
导读: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际利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阶序列都能通过检验,时间序列平稳。从而得出结论:指标数据的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际利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阶序列都能通过检验,时间序列平稳。从而得出结论:指标数据的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
(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则X应该有助于预测Y。从以上DF检验得知,实际利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是一阶单整I(1)序列,因此论文采用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选择四个不同的滞后期:1年、2年、3年、4年,以期更准确地反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下是直接对一阶差分形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

表2表明,除去滞后期为1年、2年和3年有三个显著性水平太小而不接受原假设外,其余的在一定误差范围内都同时接受零假设“D(XF,1)does not Granger Cause D(RI,1)”和零假设“D(RI,1)does not Granger Cause D(XF,1)”。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与市场实际利率变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表3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四个不同滞后期,无论是1年、2年、3年或4年,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同时接受零假设“D(GZ,1)does not Granger Cause D(RI,1)”和零假设“D(RI,1)does not Granger Cause D(GZ,1)”。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变化与市场实际利率变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货币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理论探讨
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实际汇率升值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