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1)(3)
2016-09-01 01:03
导读:股权分布类型股权分散分散控股相对控股绝对控股 股权分布区间[0,15)[15,25)[25,51)[51,100) 公司个数632391096758 占比2.9311.1050.9135.21 托宾Q值1.21.241.231.21 五、第一
股权分布类型股权分散分散控股相对控股绝对控股
股权分布区间[0,15)[15,25)[25,51)[51,100)
公司个数632391096758
占比2.9311.1050.9135.21
托宾Q值1.21.241.231.21
五、第一大股东性质与企业价值分组统计 按照第一大股东性质把股权结构分为国家股、国有企业、私营产权和外资四种,统计结果如表5。依据该表,首先,国有企业和私营产权的企业价值最高。其次,国家股控股的企业价值贡献一般;第三,国有企业控股的企业价值贡献总体尚可,这表明国有企业控股的企业中,如果企业价值和业绩不好,并不完全是产权的原因。 表5 第一大股东类型与企业价值的分组统计
股东类型国家股国有企业私营产权外资
公司个数491125539020
占比22.7758.2118.090.93
托宾Q值1.161.211.241.14
一、研究变量
本文选用托宾Q作为度量企业价值的因变量,但是在计算的时候,本文克服了以往把不可流通的非流通股价格等同于流通股价格的缺陷,本文做如下区分,在没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前(即没有实现全流通前),非流通股价格参考当年非流通股公开转让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情况,对于在2005年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即实现全流通)的公司,由非流通股转变为有条件限售流通股的价格参照流通股价格,因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非流通股已经获得了流通权,这时候应该采用每股市价来计算原非流通股、现限售流通股的价值。 依据统计资料,2004年全年沪深两市总计转让国有股53.11亿股,涉及金额158.75亿元,平均转让价格2.99元/股;同期2004年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值为2.52元/股,溢价率为18.7%。2005年由于全流通的即将实现和外资高溢价收购,平均转让溢价率上升到25%。根据以上数据资料,本文对2004年的非流通股价格采用1.15倍的每股净资产倍率,对2005年没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价格采用1.25倍的每股净资产倍率。 对于股权结构,本文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及其平方(SHARE2)来度量,但采用的是合并关联股东后的指标。为了研究股东性质和公司所属行业的竞争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建立模型之前,先对股东类型和行业类别建立虚拟变量,具体变量名称和含义如下: 对于股东类型,设国家股变量为GJG,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时,GJG取1,当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时,GJG取0;同理,设国有企业变量为GYQY,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企业时,GYQY取1,当为非国有企业时,取0;设私营产权变量为CYCQ,变量取1和0的含义与GJG、GYQY两个变量逻辑一致。同理,对于行业类别,本文从是否属于竞争性行业来设定虚拟变量INDUS,如果属于竞争性行业,则取1,如果不属于,则取0。 为了衡量除股权结构之外的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设定了一些控制变量,包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主营业务利润率(MLL)、总资产报酬率(ROA));经营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YSZK);存货周转率(CHZZL)、总资产周转率(ZCZHOU))、成长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SRZZL)、净利润增长率(LRZZL)、总资产周转率(ZCZZL));偿债能力(流动比率(LDBL)、资产负债率(ZCFZL));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MGJZC)、每股收益(EPS));规模指标(流通股市值(LTSZ)、总资产(ZZC)、总股本(ZGB))角度引入16个财务指标,其中,规模指标中采用的对数值。 本文所有变量均采用年度指标,所有原始样本数据来自万德公司开发的Wind资讯系统。行业分类采用证监会行业分类法,选用的是二级行业标准。 二、实证检验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本文计划建立的回归模型一般形式如下式(1),其中,模型右边以β为系数、X为变量的部分为股权结构虚拟变量集,分别是GJG、GYQY和CYCQ;模型右边以γ为系数、Y为变量的部分为财务指标变量集,包括表6中的16个自变量, μt是随机误差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