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探析(1)(2)
2016-09-25 01:02
导读:(四)利率市场化将改变存款者的行为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中,主要包括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一般情况下,前者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企业存款
(四)利率市场化将改变存款者的行为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中,主要包括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一般情况下,前者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企业存款利率主要采取协议存款利率的方式,基本由市场来决定,因此这类利率影响范围相对有限,商业银行应该更多地关注居民的存款利率变动。因此,居民的存款行为将会对银行的负债结构产生更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在过去10多年以来,我国的居民存款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这看起来有些不太正常,似乎居民存款对利率变动并不敏感。有些学者在分析这种现象时指出,传统理论所以断言真实利率的下降将导致存款增速的相对下降,一是基于负的收入效应,二是墓于负的替代效应。真实利率下降要能导致负的收入效应发生,必须以真实利率下降而导致的收入下降幅度大于居民其他收人(工资等劳动报酬以及各种资本收益)的增加幅度为前提;而真实利率下降要能导致负的替代效应发生,则以替代存款的投资品种充分多为前提。就前者而言,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负的收入效应还不至于出现;就后者来看,替代银行存款的固定收益证券品种极度缺乏,养老体系也还不健全,结果居民存款增长速度对利率反应并不敏感。”因此,这种现象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诸如
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系列制约居民储蓄行为的变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居民的储蓄行为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对利率变化越来越敏感。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的期限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短期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管理头寸的难度。最近几年,各家银行都不同程度存在“揽储”压力,商业银行之间必然会出现差异化竞争,人民币存款终将出现“货比三家”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使银行存款的不稳定性增加。这一挑战对银行来说是很严峻的。当前利率市场化、资金“脱媒”对银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银行只能着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应对新的挑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商业银行作为最主要的金融中介,不得不正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麦金农指出,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即在价格稳定的同时实现存贷利率市场化,这并不容易做到,而且充满着潜在的陷阱。然而,就成功的经济发展而言,这又是不得不玩的一个游戏。”因此,商业银行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寻找应对利率市场改革的对策。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国外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对我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