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当前货币现象与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1)(2)

2016-11-28 01:00
导读: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在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情况下,对居民消费品的影响虽然有限,但进一步扩大了对投资资产的需求。现今,房

  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在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情况下,对居民消费品的影响虽然有限,但进一步扩大了对投资资产的需求。现今,房产和股票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两大主要投资资产,近年来,它们的价格都实现了大幅增长。从CPI的数据来看,从2003年开始CPI开始逐步上升,2008年3月已达8.3%,利率水平长期走低,2007年以来更是一直处于负利率并不断扩大(见图2)。负利率的长期存在体现了人民币对内的贬值,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人民币对内贬值还是主要体现在资产价格方面。

  2006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表现异常活跃,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保持快速上升的态势。在经历2001—2005年的长期熊市之后,中国股票市场开始出现重大转折,市盈率持续攀升,2006年4月,沪深两市的总体市盈率还维持在20倍左右水平,年底攀升至30倍,而到2007年4月底,平均市盈率就已经飙升到了40多倍。伴随新入市股民的增多,储蓄存款“搬家”到股市的现象比较突出,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股票市场造成了一场“流动性冲击”。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依然较小,货币供应量、储蓄存款规模与我国股票流通市值的比值远远大于周边国家,当居民储蓄向股市转移时,短时间内股票等投资资产价格就被急剧推高,部分数据已经开始接近周边一些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见表1)。从国际比较来看,美国、英国、韩国和中国香港等成熟股市的市盈率大约在10-20倍的区间内波动,日本和印度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则在23-25倍的区间内。除了我国台湾省的市盈率波动幅度较大以外,各主要股指的市盈率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内。目前我国A股市盈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两倍以上,其高估的压力显而易见。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当前货币现象对货币政策乃至宏观调控的挑战
  (一)不断增加的对外升值压力,给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及货币政策调控增加了难度
  国际贸易连年顺差,推动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外汇占款在货币供应量中的比重连年上升。在当前结售汇制度下,外汇收入的增加就意味着对本币需求的增加,外汇市场必然呈现本币供不应求的局面,进而导致本币汇率的升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币值、维持汇率,中央银行必须一方面增加货币供给以收兑外汇;另一方面又要做大量的对冲回购以应对流动性。这些必然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不断增加的对外升值压力,给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及货币政策调控增加了难度。
  在当前世界生产分工新格局以及由此带来我国贸易巨额顺差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在“不可能三角”中进行适当权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政府也许可以通过实行资本管制措施来限制外资流入,但过于极端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减少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增强资本管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度性对我国央行来说也是一个重大考验。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理性预期、资本内流与货币危机——基于资本流动的宏观效
越南货币危机的成因、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