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交易对货币政策的挑战与机遇.(1)(3)
2016-12-08 01:00
导读:衍生品交易对这两个渠道具有不同的影响。首先,由于普通公众不直接交易金融衍生品,托宾q效应在此方面所受影响不大。但从机构投资者考虑,情况则
衍生品交易对这两个渠道具有不同的影响。首先,由于普通公众不直接交易金融衍生品,托宾q效应在此方面所受影响不大。但从机构投资者考虑,情况则大不一样。当利率下调,机构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衍生品的套期保值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波动造成的投资损失,因此会有助于扩大股票市场的投资规模,并最终增强托宾q效应。其次,我们还需要观察财富效应是否会出现明显变化。可以从理论上认为,衍生品对财富效应的影响基本上与收入效应类似。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创造出不动产类衍生品,因此居民很难对作为财富主要内容的不动产进行风险对冲,财富效应还不会面临衍生品交易的挑战。综合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衍生品的发展最终从加总效应上强化了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
3、信贷渠道变化
信贷渠道是指在银行贷款与债券和股票不可完全替代时,通过货币供给变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衍生品交易对信贷渠道的影响,可以从银行信贷、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予以研究。
首先,就银行信贷活动本身而言,信贷渠道面临的挑战显得较为复杂。这是因为衍生品创新对于银行信贷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银行为增加盈利或规避资本充足率要求,常借助衍生品取代传统信贷业务,因而削弱了信贷供给。Vrolijk(1997)就认为,衍生品创新大大减弱了银行信贷渠道的重要性。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衍生品也有助于银行进行期限结构调整及资产负债管理,进而增加信贷供给。因此目前还很难判断银行信贷渠道是否真的出现实质性削弱或增强。
相比之下,就企业资产负债表角度而言,信贷渠道面临的削弱显而易见,并被得到初步证明。第一,衍生品可以降低企业的业务风险与财务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流动性或获利能力,进而削弱资产负债表渠道。Fender(2000)实证研究发现,美国资产负债表在1959-1975年之间是存在的,但是从1975年开始,由于利率衍生品的蓬勃发展以及企业开始积极利用利率衍生品管理风险,美国资产负债表渠道已经显得不重要。第二,衍生品市场能有效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扩大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如中等业绩企业通过看跌股权证进行融资),因此降低了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4、汇率渠道变化
汇率渠道是开放经济中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方式,它往往和利率渠道一起构成复杂的传导链,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同时从利率和汇率两个紧密联系的因素起始,向实体经济传导。关于汇率和利率之问的相互作用机制,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下面主要从利率平价效应和资产组合说分析衍生品在汇率传导渠道产生的影响。
我们这里首先要关注的是浮动汇率制度下衍生品对汇率渠道的影响。对于利率平价效应来说,随着金融创新以及更多货币衍生品被创造出来,外汇市场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套利成本日渐下降,因此势必将加强利率平价关系。当面临货币政策冲击时,市场主体迅速进行套利,推动市场上远期汇率和远期利率向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反的方向运动。因此,货币政策尽管在短期内可以迅速影响进出口,但于远期而言效果则会出现降低。
就资产组合与证券投资来说,衍生品交易造成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政策效果的难控制性方面。众所周知,在金融市场上存在着风险厌恶者和风险喜好者,分别构筑起各自不同的资产组合。风险厌恶者会利用利率远期、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品构筑起抵御风险的资产组合,风险投机者则建立具有投机倾向的资产组合头寸。当预期发生变化,风险厌恶者和投机者就会根据利率变化,加快资产的跨境组合调整,进而推动汇率变化。很明显,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将出现降低。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从德国货币一体化协调政策看人民币主导亚洲货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