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效应分析.(1)(3)
2016-12-27 01:04
导读:尽管2005年7月宣布人民币升值2%,但并未缓解外汇储备增加,贸易顺差依然居高不下(表1)。原因之一,是由于“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是指货币升值
尽管2005年7月宣布人民币升值2%,但并未缓解外汇储备增加,贸易顺差依然居高不下(表1)。原因之一,是由于“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是指货币升值或贬值对一国贸易的时滞效应。当货币贬值时,短期内贬值使贸易余额先恶化,一段时间后待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调整后,贸易余额才开始改善。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称为J曲线效应;货币升值时形成反向J曲线效应。,汇率变动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存在时滞;原因之二,是升值幅度较小,对国际收支变化的影响有限。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我国内部经济结构以及全球经济失衡所致,内需总量不足始终困扰,国内产品对国际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即使人民币升值,企业也难以通过提价将升值的影响转移给国外进口商,只能牺牲利润换取市场份额。立足于国际角度,全球经济失衡已延续多年,中国作为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国家,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影响。由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由于亚洲国家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这类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需要一个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多方妥协才能扭转。 表12005年人民币升值前后我国贸易变动情况单位:亿美元
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出口620.8584.2659.3655.3683.7701.5680.3722754.1
进口576.6494.2562.3549.1577.8626.2560.5616.7644
顺差44.390.197106.3105.975.3119.8105.3110.1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根据数据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没有因为人民币升值出现减少趋势(表2)。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价格低廉,经济政策稳定和税收优惠,对国外资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相比,低廉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优惠的政策收益远大于人民币升值的成本。表22005年人民币升值前后我国FDI的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
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FDI合同额149.3148.2212.2124.5140.7176.2147.5221.3218.5
实际FDI额40.848.96245.34952.551.647.271.98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可以看出,国际收支顺差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巨额国外资本进入不可避免。由于外贸顺差和外汇流入规模均非人民银行所控,所以,基础货币投放陷入“配角”。根据朱孟楠和黄晓东(2005)所做的实证分析,外汇储备变化一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从0.792个百分点同方向变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 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