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子公司的演化路径(1)(2)
2017-06-25 01:02
导读:我们是从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战略决策的视角来探讨这些演化路径的,揭示合资子公司出现这些发展状况的根源。母公司进行独资、撤资、保持合资或促使规
我们是从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战略决策的视角来探讨这些演化路径的,揭示合资子公司出现这些发展状况的根源。母公司进行独资、撤资、保持合资或促使规模扩张的战略决策,会考虑一系列的影响参数,实际上其形式是一个包含多个自变量的战略决策函数S=S(x1,x2,x3,……),最后的决策是有关影响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方便分析母公司进行战略决策,把所有的影响参数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参数来表达,我们选择了投资时主要考察的投资回报率,如果用R表示的话,则有R=R(x1,x2,x3,……)和S=S(R),各个参数的正负将通过影响投资回报率来影响最后的战略决策。
2.由合资向独资转换情形下的演化路径
母公司由合资向独资转换,是由于独资回报率在某一时点上超过了合资回报率(见图1)。由于回报率的高低形势发生了逆转,母公司进行独资比原来的合资更加科学合理,由最初的合资决策区进入到后来的独资决策区,实行战略转换。
母公司由合资向独资转换战略决策的实现,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从原来的合资子公司中退出,另起炉灶,直接另外建立独资子公司。组建独资子公司,往往是利用和借鉴在原来合资经营中的经验和已经获得的一些条件进行的,比如在合资中学到的内部管理经验、市场知识,以及已经获得的销售渠道和重要客户、原材料供应等。二是通过提高在原来的合资子公司的股份,达到拥有95%以上的股权,实现独资经营的目的。为了实现独资,跨国公司母公司一方面可以直接在合资子公司内部收购别的合资方的股份,也可以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股权比例。母公司由合资向独资的战略转换,会发生在合资子公司的一般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当这种转换在某个阶段发生时,合资子公司的生命就要终止,因此其在各个阶段都有因被独资替代而终止的可能,从而出现一种新的演化路径,即合资向独资转换的演化路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以上分析可以用来解释许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化的问题,中国加入WTO后,外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以往合资经营中的治理问题也显现出来,内外部因素导致了跨国公司母公司战略决策中的合资回报率曲线和独资回报率曲线与合资时的初始对比值发生转变,一些母公司从战略的视角对合资子公司作出走向独资的调整已成明智之举。
3.保持合资和规模扩张情形下的演化路径
在有些形势下,母公司一直进行合资经营,并在衰退期到来之际进行革新维持合资规模不变或促使规模扩张。母公司执行该战略,是由于合资回报率在特定时间期间内一直比独资回报率高(见图2)。
当合资子公司进入衰退期之际,合资方为了继续保持公司的发展势头和利润收入,会针对公司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进行革新,甚至是脱胎换骨式的公司再造,给公司带来新的演化路径。这种新路径的主要体现形式有三种:维持规模不变、双峰发展和圆扇形扩张。对于维持规模不变,合资子公司为了避开即将到来的衰退市场,利用现有的规模或生产能力,转向一种市场销售和利润收入比较稳定的细分市场;同时,母公司并不谋求该子公司有更大的发展,因此出现了规模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对于双峰发展,合资子公司在衰退期前后,进行革新或公司再造,使公司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出现新一轮的成长,形成具有两个成熟期的双峰发展态势。对于圆扇形扩张,公司通过革新防止衰退而形成一个革新发展链条:公司发展缓慢——革新——加速发展——发展速度放慢——再革新——再加速发展……一次革新会带来一个圆扇页的发展,只要这个链条不间断,公司发展就会呈圆扇形扩张的轨迹。
4.从合资中撤资情形下的演化路径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母公司之所以作出从合资中撤资的战略决策,是由于合资回报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到比最低投资回报率还低的位置(见图3)。在进行合资经营的初期,合资回报率是高于最低投资回报率的,但后来严重下降,不仅低于最低投资回报率,甚至可能为负值,即发生亏损,所以母公司只有退出投资,由最初的合资决策区进入到后来的撤资决策区。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薛求知 罗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