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一些看法(1)
2017-07-31 01:2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一些看法(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近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高速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
【摘要】近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高速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在当前环境下进行汇率体制的调整既存在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利因素。该文认为,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应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并改善央行的干预机制。 人民币汇率不受利率平价关系的影响,在目前中国仍实行一定程度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是可以维持的。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_体化和加人世贸组织的影响,资本管制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有效性将大大降低,开放资本账户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固定的汇率制度只能二取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非常重要,因此,逐渐过渡到相对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虽然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比价稳定,但是,从中国的贸易结构看,美国并不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对日本、欧盟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自由浮动,中国仍然会有汇率不稳定的风险。
一、对汇率体制调整的时机选择
当前环境下,汇率体制调整利弊因素并存。
1.有利因素。一是为扭转美国的巨额赤字,美元在2004年继续走弱。此时,对于中国来说,出现了一个机会窗口,可以灵活地调整汇率,人民币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二是政府一般不会在投资高峰时期调整汇率。在过去的6个月中,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了一些措施让投资减速,例如信贷政策已经开始收缩。人民币汇率适度调整,对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还将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三是目前国家外汇储备较多,具备在汇率调整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汇率长期均衡,且有升值趋势。例如,出口换汇成本是指出口企业取得每美元收入对应的人民币成本,是企业进行出口盈亏平衡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订汇率政策的参考依据之一。结合近年辽宁省定点监测的出口企业换汇成本的情况和趋势来看,换汇成本呈走低趋势,2003年一季度换汇成本为7.9328,二季度攀升到8.1231,三季度小幅回落至8.1210,四季度换汇成本为7.9726,基本上又回落到年初水平。2004年一季度企业出口换汇成本总体水平为7.9015,同比下降0.39%,二季度总体水平为7.7635,低于季末基准汇价(8.2766)。五是财政状况良好,赤字较少,人们对货币当局和人民币都比较有信心。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不利因素。金融市场不完善,用来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央行没有在灵活汇率下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其能力还有待检验;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国有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较多,金融体系脆弱;通货膨胀压力显现,央行货币政策有所调整;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不宜马上进行汇率调整。如由于存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心理,辽宁地区部分企业想进行外债结构调整,又担心人民币升值造成损失,从而在债务调整中犹豫不决。
根据智利和泰国的经验教训,中国在调整汇率体制的时机把握上需要注意:首先,不要在有贬值压力时进行,因为贬值会造成市场的恐慌心理,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最好在汇率接近长期均衡值或有升值趋势时进行。其次,在居民对本国货币有信心时实行,当经济运行良好,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居民比较有信心。第三,改变出口商品的结构,同时整合国内市场,减轻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第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改革要慎重,循序渐进,同时加强相应的监管措施。根据以上条件,笔者认为我国已具备了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体制的基本条件,但从稳妥的角度衡量也没有到非改不可的地步,目前更重要的应是逐步增强汇率弹性和灵活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二、逐步增强汇率弹性和灵活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阿根廷金融危机发生的体制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