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权证市场发展给我国的启示(1)(2)
2017-08-11 01:34
导读:3.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依据价格形成方式的不同,一般将交易制度分为竞价制度和做市商制度,竞价制度也称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双向拍卖制度。其主要
3.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依据价格形成方式的不同,一般将交易制度分为竞价制度和做市商制度,竞价制度也称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双向拍卖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严格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分为连续竞价制度和集合竞价制度。而做市商制度又称为报价驱动交易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存在拥有优先地位的做市商,在交易系统中存在做市商的报价。又分为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和垄断做市商制度。香港权证交易在制度上采取了竞价交易制度和做市商制度相混合的交易制度,即同时在一只证券上实行竞价交易制度和做市商制度。从实践看,引入做市商制度后,凭借发行人的技术优势,有效地引导了权证的定价、消除了市场上的非理性因素。因此,做市商制度保障了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抑制了股价操纵,辅助大宗交易的完成,提高了市场效率。
三、我国权证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的权证产品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推出了我国第一个权证——大飞乐配股权证。同年10月深圳推出了深圳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股权证。此后,还出现了其他配股权证。当时权证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以短期配股权证为主,规模小,市场表现为暴涨暴跌。因此,在交易制度不完善或其他原因下,1996年被管理部门以“抑制过度投机”的理由终止。直到2005年6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8月22日,宝钢权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阔别中国证券市场10年的权证重新登上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舞台。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障碍及发展策略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分析